众所周知,澶渊之盟时宋辽大局的转折点,也是宋辽两国百年相对和平时期的起点。在谈到这个历史事件时,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偏重于宋朝,对宋朝方面宋真宗和宰相寇准的决策进行了各种分析和研判,对于辽国方面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关注则比较少。实际上在这场大战中,不只是宋朝方面陷入决策难题,就是辽国方面也是进退两难。尤其是在澶州城下对峙的时候,两国后方都出了大的问题,以至于于战争无法继续下去。这种后院起火的事情,也迫使萧太后不得不终止战争,同意与宋朝方面讲和。
宋辽两国的恩怨情仇最早可以上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宋真宗执政后发展到顶峰。在澶渊之盟之前,宋辽两国进行过无数场大战,从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就没有停歇过。实际上在宋辽高梁河大战之前,宋朝在战略上都处于攻势地位。辽国虽然靠着儿皇帝石敬瑭占据了燕云十六州的关键要地,但在南下进攻时却屡屡受挫,难以突破中原军队对北方对封锁。尤其是在后周和赵匡胤时期,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反倒压过了辽国,战略上让辽国处于比较艰难的地位。因此当时辽国是难以独立应对宋朝的,只能拉着北汉联合抵抗宋朝北伐。
可是在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由于他在高梁河、君子馆的两场大战中接连决策失误,使得赵匡胤留下的宋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宋朝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态势。在后来的雍熙北伐中,赵光义集中了全国精锐力图扭转不利局势,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却再次遭到失败,使得宋朝军事力量彻底被辽国压制。因此从雍熙北伐之后,宋朝军队在北疆被辽国打得抬不起头来,完全无法抵抗,甚至到了谈辽色变的地步。而在澶渊之盟之前,面对亲率数十万大军南下的萧太后和辽圣宗,宋朝内部在战争和迁都上面产生了争论。
从战略形势上看,澶渊之盟前辽国可谓是占尽了绝对的优势。在军事上,南下的辽国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攻打到河北腹地的战略城市澶州城下。一路军队攻破遂城,兵临定州城下,俘虏了宋将王先知、云州观察使王继忠。接着辽国大军又兵临瀛洲城下,与宋军发生激战。然后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与萧太后的大军会合。紧接着辽军主力进攻冀州、贝州,攻克德清,三面包围澶州,宋朝名将李继隆只能孤军死守澶州。这样的局面对辽国可谓是一边倒,绝大多数宋朝大臣都对打退这次辽国南侵没有信心。
于是宋朝内部在战争和迁都的决策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国家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最后在宰相寇准和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的胁迫下,宋真宗终于同意了御驾亲征,于是宋辽两国在澶州一线上开始了军事对峙。即便如此,辽国仍旧占尽绝对优势,不但兵力上不输于宋朝,而且在平原地区作战还有着骑兵的优势。所以当时宋军根本不敢与辽军野战,只能依托城池进行防守作战。寇准的谋划很简单,就是利用宋朝的经济优势和城防优势将辽军拖垮。辽国在经济上不如宋朝,南下入侵时后勤是很大的问题,这成为辽军在战争中的隐患。
可战局的发展没有如同寇准设计的路线进行,并没有发展成为旷日持久的城市攻防战和消耗战。而是在辽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被宋朝将领张环射杀后,宋辽两国迅速开始了和谈,并在一年之内达成澶渊之盟并互相撤军。辽军撤军尤其迅速,不但将大军退回南京幽州,而且退还了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定州、瀛洲等地。在岁币方面,宋朝支付的也不是宋真宗所预计的一百万银子,而是银两加绢合计三十万。这种和谈在辽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向来贪婪无度的契丹人第一次在宋朝面前如此好说话。
对于这样的谈判成果,宋朝上下都是非常满意的,在宋朝的史书中对澶渊之盟进行了极为高度的评价。很多人将功劳认定给了以寇准和高琼为首的北方文官集团,也有的为宋真宗吹捧。后世人不少分析是从战争后勤的角度出发,认为辽国军队深入中原腹地,后勤上有着很大的隐患。萧太后不敢在中原打消耗战和城市攻防战,担心后路被宋军切断。所以她在萧挞凛被射杀后选择了知难而退,派降将王继忠与宋军高层接触,拉开了和谈的序幕。这种说法千百年以来被认为是定式,很多主流的历史观都如此认为。
可是从战争角度出发,这个说法是很难成立的。首先,萧挞凛之死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他并不是在野战或攻防战中被宋军杀死,而是在澶州城下巡视时,被城上的宋军将领张环以八牛床子驽偷袭射杀。萧挞凛之死固然对辽军是重大的打击,但是并不损伤其战斗力。辽军围堵澶州的战略局势并没有任何改变,战争优势仍旧在辽国一方。当时萧太后母子气势汹汹地南下,岂能因为一名将领被偷袭而死,就放弃这个南下大计?尽管萧挞凛在大军中地位很高,是萧太后的族兄,却也不会影响战争本身的运行。
其次,宋军虽然防守严密,但对辽军的恐惧并没有改变,仍旧是不敢出战的地步。虽然宋真宗和寇准大军的到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澶州守军面临的危局,低落的士气也得到恢复,但宋军战力的弱点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不能出城野战的情况下,辽军完全可以用分割包围的形式鼓励澶州。或采用围点打援,或采用逐个击破,这都会让宋军疲于奔命。一旦宋军出现破绽,以辽国的起兵优势很可能直接将宋军打崩,到时候就是兵败如山倒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所依靠的杨延昭、杨嗣等将领是难以控制大军的。
第三,宋朝的后方不稳定,虽然寇准强行促成了宋真宗的御驾亲征,但南党和蜀党谋划的迁都计划并没有停止。尤其是以王钦若和丁渭主导的迁都江南的计划,仍旧在做着一切准备。实际上从宋真宗出发开始,宋朝内部就动荡不堪。比如镇守东京汴梁的雍王赵元份病重去世,使得宋真宗不得不从阵前派名臣王旦回京镇守。东京城内几乎所有的勋贵家族都在等着北方的消息,也做好了南逃的准备。这样的情况下,宋军表面上因为宋真宗的到来而提升的士气,能在辽军的围攻之下坚持多久,实在是个未知数。
可以说当时是辽国南下灭宋最好的时机,也是辽国军事实力的巅峰。抓住这个时机,辽国南下即便不能一举将宋朝覆灭,打个南北分治的局面也是很有可能的。可萧太后只因可能出现的后勤问题,和不影响战局的萧挞凛之死,便与宋朝和谈,并签订澶渊之盟,实在是说不通。萧太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一贯强势,在中国历史上女主中的名声仅次于武则天和刘娥,怎么会错过如此好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主流历史观的意见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疑点,实际上也是小看了萧太后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
结合辽国方面的史料,可以发现很多端倪。从辽国方面的史料看,萧太后选择撤军,并非因为后勤问题,更不是军队作战不利,而是萧挞凛之死让辽国后院起火。萧太后名叫萧绰,是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的母亲,辽国魏王萧思温的第三个女儿。她在辽国执政四十多年,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政治家之一。她执政时期从辽景宗中后期开始,到辽圣宗中前期结束,是辽国在内乱后中兴的主要推动力。因为女主执政,所以辽国内部政治动荡,很多部族的首领接连起兵反叛,所以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地位并不稳固。
比较令萧太后尴尬的是,不但耶律皇族的权贵们反对她,就连她的亲姐姐也与她争权。在辽国萧家是后族,与耶律家族共同执政,在国内权势很大。萧太后的两个姐姐不但政治上厉害,而且军事上也出类拔萃。尤其是大姐萧胡辇更是能率兵西征,军事上能力非常出众。萧胡辇嫁给太平王耶律罨撒葛,在辽景宗即位后成为齐王妃。辽圣宗即位后封耶律罨撒葛为皇太叔,于是萧胡辇便成了皇太妃。萧太后的二姐萧夷懒也很厉害,她是宋王耶律喜隐的王妃。这两个姐姐都不满萧太后独揽大权,反而支持耶律皇族要求她归政的意见。
虽然南侵之前,萧太后安排了自己的情人韩德让镇守南京,可契丹名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之死都让辽国内部非常不稳。本来在萧家内部,萧太后还有族兄萧挞凛的支持,可萧挞凛死于澶州城下后,萧太后在政治上就显得越发孤立了。与此同时,在辽国内部她的两个姐姐开始谋划反叛的事情,这就成了后院起火的局面。如果萧太后坚持在澶州与宋朝打消耗战,那后院的火将越烧越大。而萧胡辇在契丹的声望直追萧太后,萧太后长期在外必然导致朝廷大权旁落。综合辽国根本和战争目标的考虑,萧太后只能选择先处理后院的事情。
从史实来看,宋辽两国还没完成和谈,萧太后和辽圣宗已经开始做班师回朝的准备了。他们回到辽国才不到一个月,萧胡辇和萧夷懒的反叛就发动了,当时辽国的一大半军队还在宋朝境内。即便如此,萧太后还是靠着护驾的精锐部队在五个月之内平定了叛乱,抓获了萧胡辇和萧夷懒姐妹。由此可见在澶渊之盟之前萧太后就已经收到了这两姐妹反叛的消息,只是被拖在了澶州战场,无法及时应对。为了平定后方叛乱,她只能同意和宋朝议和。为了能够迅速地将辽国精锐撤离宋朝战场,她连占领的大量土地都丢弃了。
从这些史料来看,宋朝的澶渊之盟是不值得夸耀的。辽国退军的主要原因并非宋朝的强大,而是后院起火迫使萧太后不得不妥协。寇准和宋真宗为此沾沾自喜,实际上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他们自以为战胜了辽国军队,实际上只不过是敌人内乱给了他们机会。由于辽国内部不稳,所以萧太后至死也不敢发动第二次南侵,于是才有了宋辽百年的和平时代。而萧太后去世后,辽国的内部矛盾也越发加重,辽国军队开始走向衰败,也就没有了再次南侵的实力。因此宋辽澶渊之盟致使历史给宋朝的运气,而不是宋朝真正的能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