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他是名扬万里的民族英雄,被蓝玉俘虏,成为太监,17代村民在山中为其守墓600

他是名扬万里的民族英雄,被蓝玉俘虏,成为太监,17代村民在山中为其守墓600

新时代对民族英雄有很多新的定义,只要为国家、为民族带来利益、争光,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都称得上是民族英雄。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将大明神威播扬万里,是当时世界最优秀的航海家,带领庞大的远洋船队,扬帆海外睦邻友好,而不是像后世西方航海家那样为了金银巧取豪夺的人物,他便是三宝太监郑和。

其实郑和,本姓马,出身于一个回族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从云南前往千里迢迢的麦加朝觐,而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马家服务于镇守云南的蒙古梁王旗下。当年傅友德和蓝玉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云南,只有10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因为出生于服务蒙元的贵族家庭,所以这些男丁都遭到了报复。马和被蓝玉带到南京阉割后,便被送往燕王朱棣的府中当一名侍童,因为机灵受到朱棣的喜爱,长大后培养其当了自己的亲信。在靖难之役中,马和在当时的河北郑州(现在的河北任丘),救出被朱允炆大军包围的朱棣,朱棣为了以示恩宠,在登基坐殿后,赐马和为郑和,升迁为内宫监正四品太监。

虽然明成祖下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得而知,有人说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人说是为了炫耀大明的威德,有人说是为了寻访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但郑和下西洋,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帮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传授生活生产技术,即便是六百年后的今天,东南亚地区的百姓还是深感郑和的恩惠。在他的生日都要大肆祭祀以表崇敬,并在郑和曾经停留过的遗迹,修建庙宇留作纪念。

郑和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航海事业,在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在现在的印度卡里卡特感染暑热病,与世长辞,时年62岁。这年的农历七月,远洋船队才回到大明。当时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将郑和礼葬于南京牛首山,当然也有很多传闻说郑和的遗体因为暑热无法带回,被海葬或是被部下安葬在位于现在印尼的爪哇岛三宝土龙的三宝洞中,牛首山只是衣冠冢。但目前正史上还是认定为南京牛首山是郑和的埋身之处。明宣宗安排了专人为其守墓。

在现在的牛首山正南部,有一个仅有17户的小村落,叫做郑家冲。这个村落的形成便跟当年为郑和守墓的人有关,这群守墓人被皇帝赐予郑姓,还留有百亩土地。虽然前后历经六百年,期间历经战火,朝代更迭,但是郑家后人还是在看守这郑和的坟墓。

2015年记者还曾经采访过那时已经有七十多岁的守墓人郑善福老人。老人说,父辈们曾经叮嘱他,要像看护自己家祖坟一样,对待郑和墓,不分寒暑不能懈怠。后来郑和墓成为文保单位,而郑家后人也忠于职守,为其守墓600个年头,没有动摇,值得敬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马和,牛首山,郑和,大明,蓝玉,俘虏,朱棣,云南,南京,消息资讯,郑和墓,牛首山,郑和,蓝玉,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马和,牛首山,郑和,大明,蓝玉,俘虏,朱棣,云南,南京,消息资讯,郑和墓,牛首山,郑和,蓝玉,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马和,牛首山,郑和,大明,蓝玉,俘虏,朱棣,云南,南京,消息资讯,郑和墓,牛首山,郑和,蓝玉,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