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标志,所以每个帝王对自己的国号都是非常重视的。哪怕是安禄山、黄巢这样历史上的伪政权皇帝,在选择国号的时候也会精心设计。明太祖朱元璋的国号与众不同,首先他的国号是两个字“大明”,而不是之前王朝的一个字,第二在定立国号时没有沿用他在建国前的封号。这种情况违背了封建王朝开国帝王的一贯潜规则,也成为历史爱好者们讨论的焦点。那么为何朱元璋没用一个字“明”作为国号,而是用两个字。为何他没有沿用之前的封号“吴”,而要改为“大明”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中声誉极佳,被历史学者们称为自刘邦建立汉朝后得国最正的开国皇帝。他是元末的农民起义军起家,在加入军队前是农民子弟和灾民身份,所以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白手起家的皇帝。众所周知,朱元璋先时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战功彪炳而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这才有了独立领军作战的机会。然后朱元璋大量招揽淮泗一帶的流民加入军队,并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崛起,成为了一股争霸天下的势力。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他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一大批军阀,最后驱逐蒙元一统天下。
在整个过程中,朱元璋有过两次建立政权的机会,一次是在击败了陈友谅之后,一次是统一江南之后。击败陈友谅后,朱元璋被部下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延用红巾军的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后来朱元璋又平定了张士诚、方国珍等地方势力,完成了对江南地域的统一。于是他发布了《谕中原檄》,打起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号,以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伐中原,开始了驱逐蒙元一统天下的战争。
为了配合这次战争,也为了团结中原汉人的力量,在徐达和常遇春出发不久后朱元璋宣布建国。这次建国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以洪武为年号,在南京登基称帝。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朱元璋却违背了古代帝王的文化传统,以“大明”这种奇葩规制为国号,引起了后世很多学者的讨论。主流的历史观点认为,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是来自于红巾军首领“小明王”韩林儿,也符合政治的传承性。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很多人会追问一句,朱元璋为什么会放弃吴的封号,又不选用红巾军原来的宋政权呢?
从封建王朝的建国传统来看,开国皇帝延用自己的封号为国号是历朝历代所遵循的。刘邦为汉中王,建国则是汉朝。曹操为魏王,建国则是曹魏。李渊为唐国公,建国则是唐朝。有这么多前例所在,所以历史上绝大多数割据势力在建国时都沿用的这种方式,就连叛军伪政权也不例外。朱元璋放弃自己的吴王封号,改国号为大明,实在是有点另辟蹊径,让人看得不太懂。如果按照主流观点的说法,他是继承于“小明”王韩林儿,他却又不选择“小明”,非得是”大明“。而且以两个字为国号,这也不符合封建礼法的规制。
综合分析朱元璋改国号的根本原因,其实可以看到他性格中非常骄傲的一面。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他虽然家境贫寒,却养下了傲上媚下的性格。他看不起权贵,却对底层百姓很同情。他宁愿当和尚混饭吃,到处要饭乞讨,也不参与元朝官府阻止的以工代赈的劳役。从这些经历来看,朱元璋天生就有着一副傲骨,这样的傲骨不允许他以别人的封号作为自己的国号。在打败陈友谅后他被部下拥立为吴王,是因为当时他的大本营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南京是春秋时的吴地,也是三国东吴的首都,所以称吴王是合适的。
称王对于别的割据势力来说是好事,但吴王的封号让朱元璋很不满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还没有摆脱红巾军的辖制,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当时红巾军北伐失败,北伐军被打得支离破碎,朱元璋已经是红巾军中最大的势力。但是朱元璋的势力还不足以压过其他的红巾军和江南的其他割据势力,直接称帝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称王的话就必须按照封建礼法的传统观念,这是表示对红巾军政权的认可。红巾军在北伐前就以亳州为首都,建立了宋政权,并且以龙凤纪年,以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作为红巾军的部属,只能延用这个规制。
因此朱元璋封吴王是在红巾军的宋政权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操作,所以选择以大本营的古称“吴”为封号是符合封建礼法的。但这样一来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号冲突的问题。实际上在朱元璋封吴王的前一年,另一股反元势力的首领张士诚也在姑苏称王。他按照王国的规制设立百官,尊母亲曹氏为王太妃,弟弟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这样一来同一时空內,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两个吴王,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封王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封号怎么能冲突?而历史上则将朱元璋称为西吴王,张士诚称为东吴王。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四年,朱元璋对此也非常不满,所以集中火力把张士诚给灭了。灭了张士诚后西吴国占据了大部分江南,后来又收服了方国珍叛军的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地区,完成了对江南的统一。此事对于朱元璋来说只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北方的蒙元政权如何处置。在经过内部达成一致后,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同时开始筹备建国事宜。一般情况下,建国事宜都是原来封王的延续,各方面规格升级即可。可是朱元璋的傲骨不允许他继续用别人用过的封号,所以改国号成了他非常重视的一项议题。
如果继续使用吴为国号,朱元璋建立的新国家搞得好像是继承于张士诚,这是非常丢面子的事情。国家的正统性是非常严肃的,这也是君王的威严所在。朱元璋不可能把自己的祖宗改成张士诚,所以吴国号没法继续用下去,而且他早就非常不满了。改用宋可不可以呢,毕竟红巾军的政权以宋为国号?从朱元璋的性格来看,用宋也是很尴尬的。红巾军以宋为国号是为了拉拢北方人支持抗元北伐,以宋朝的名义反元增加政治上的合法性。实际上宋朝亡国一百年了,而红巾军的高层与宋朝皇室也没有关系,是他们拉大旗作虎皮而已。
朱元璋与宋朝皇室也没有关系,他家十辈人都是农民。如果以宋朝国号,朱元璋的新国家就是个明不正言不顺的闹剧。如果有人说自己的赵宋皇室后裔,朱元璋的皇位是让不让?但朱元璋又不能放弃作为红巾军继承者的政治传统,因为这是他统一全国的法理基础。一方面是因为红巾军残部遍布大江南北,他们都在名义上归属于朱元璋的势力。另一方面在北方还有不少农民起义军打着红巾军旗号与元朝作战,这些人都是徐达的北伐军要拉拢收编的。所以朱元璋的新国号必须对红巾军有继承性,却又不能延用宋的国号。
这个时候“小明王”韩林儿的封号被提了出来,因为他是宋政权名义上的的最高领袖。朱元璋继承了韩林儿的政治地位,也就继承了红巾军的政治遗产。用韩林儿的封号其实也麻烦,一方面毕竟韩林儿与朱元璋没有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小明”的封号也不符合封建礼法的传统规制。不过对于朱元璋而言,面子和尊严是第一位的,封建礼法合则用,不合则弃。实际上后世的很多封建礼法,都是朱元璋创立的。而他在《皇明祖训》中搞的那一套,如果放在之前的宋朝或者唐朝,肯定是要被人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的。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选择了“大明”作为新国家的国号。大明既继承于小明王韩林儿,又与之不同。大明比小明大,取光明正大之意,说明他是光明正大的继承了红巾军和韩林儿的政治遗产。这种做法既有政治上的继承性,又压过了韩林儿一头,还确定了自己非血缘继承的关系。要是只用“明”作为国号,反而显得朱元璋好像是韩林儿的后人。封建礼法上的一字国号规则被朱元璋扔到了爪洼岛去了,这种东西对他没实际意义。后来清朝建立的时候,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也是以朱元璋为先例。
因此从各种史料的分析来看,朱元璋不用吴、宋为国号,改大明为国号,是政治上的选择。这种选择既继承了红巾军的政治遗产,又保全他作为开国皇帝的个人威严,是一举两得。在改国号的过程中唯一被牺牲的就是封建礼法制度,但是在皇权面前,封建礼法制度只是遮羞布而已。只要皇权能够稳固,这种制度就是皇权说了算。可以说朱元璋改国号成为中国封建礼法变革的一个分水岭,后世很多的封建礼法制度都是为了政治利益而做出的改变,也是封建王朝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极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