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朱元璋做了三年游方和尚之后,辗转又回到了皇觉寺,接下来的五年虽然身在佛门中,但朱元璋一直心怀不安,因为他充分认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对元朝的腐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25岁的朱元璋接到一封神秘来信,从此踏上了反抗元朝的道路,写信的人正是他儿时的玩伴汤和。
汤和是明朝开国将领中少有的得以善终之人,不单因为他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为人低调,汤和是朱元璋加入红巾军的引荐人,朱元璋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兵,而汤和却是郭子兴手下的千总,汤和还比朱元璋大两岁,但他却始终没把朱元璋当成小弟或者手下看待,而是一直对他言听计从。
汤和虽是如此,其他人可就不是了,尤其是朱元璋在红巾军中刚刚成长起来的那段时间。
朱元璋具有成功人士所必备的素质,比如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为人正直、不图小利等等,他为郭子兴招募了很多士兵,队伍一天天壮大,于是建议郭子兴撤出濠州,去占领更大的城市,他们把目标锁定了滁州,在众将士齐心协力之下,滁州城很快被攻占,郭子兴便在此安定下来,甚至有在此称王的想法。
朱元璋早就看出郭子兴胸无大志,于是劝说滁州不具王者之气,倒不如继续攻占其他大的城市,然后再称王也不迟,郭子兴心想也对,并不急于这一会,朱元璋此时主动要求带兵去攻打和县,郭子兴则留在滁州享受,朱元璋年纪轻轻,军事能力却出众,又是没费多大力气,和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消息很快传回了滁州,郭子兴大喜,于是下令任命朱元璋为和县总兵,这么一来,只要郭子兴不离开滁州,朱元璋在和县可以尽情施展拳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朱元璋此时28岁,刚加入红巾军三年时间不到,就从一个小兵成为了总兵,队伍中很多资格比他老的人都不服气,心想朱元璋肯定是靠和郭子兴的关系。
对于手下将领的质疑,朱元璋并没有急于证明自己,他在等待时机,这个机会就出现在他们打下和县之后不久。
红巾军与元军一战后,虽然有惊无险地拿下和县,但城墙损坏很严重,于是朱元璋召集大家商讨如何加固城墙,会议是朱元璋召集,但将领们参加却都很积极,他们并非积极出主意,而是积极过来占座位,把重要的席位霸占,以此表达对朱元璋的不服气。
朱元璋到来时,只得坐在一个靠边的位置,但他没有动怒,只是说让大家讨论事情该如何解决,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带着主意来的,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此时朱元璋站了起来,他建议将城墙逐级分段,每一段都由一个将领负责,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大家一听可行,于是纷纷答应按此执行。
将领们接到任务后并没有太当做一回事,干也还是干,但都不够尽心,修复城墙的进度自然缓慢,朱元璋也是将领,也分到了一段城墙,他却是加班加点地干,要求的工期还没到,他就早早完成了任务,其他将领依旧是自由散漫、不急不躁。
此前商议规定的时间很快到了,朱元璋便带人前去检查,结果除了朱元璋负责的那一段城墙,其他竟没有一段按时按成任务,这么一来朱元璋可就要发怒了,他站在城墙上召集来所有将领,只说了一句话:修复加固城墙是军令,你们没有按时完成就是贻误军机,该如何处理,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将领们个个噤若寒蝉,因为项上人头可能不保了,此时要是有人能站出来为他们说话,那无疑就成了救命恩人,朱元璋接着说道:这件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但是会记在心里,如果有人下次再胆敢违抗军令,两罪并罚,定斩不饶。朱元璋这次既立了威,又送了顺水人情。
经历此事之后,朱元璋对队伍的控制更加如意,将士们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因为自己的命是朱元璋给留下的,如果哪天再犯了错,随时都可能再被拿走,这正是因为这种心里,将士们打仗也更加团结、更加勇猛,不过随着胜仗越打越多,原本那些不服气的人真正认识到了朱元璋的能力,也都心甘情愿跟随他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