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由平民身份,到建立明王朝,其中最关键、最凶险、最惨烈的战役,非洪都保卫战莫属。东边张士诚、西边陈友谅,困守金陵的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侄子朱文正给了他最宝贵的时间。花花公子朱文正,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他用2万人抵挡了陈友谅60万大军,整整85天,血染的洪都使得朱文正一战封神。如果非要评价朱文正:天纵奇才、放荡不羁,就是最客观的表述。
朱元璋与东边的张士诚交战之时,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沿江而下,直扑金陵。生死攸关之刻,朱元璋没有选择徐达、汤和、常遇春等老将,而是选中了花花公子朱文正。其一,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危急时刻自家人最靠得住;其二,朱元璋为朱文正安排了一个得力的副将——邓愈,此人身经百战之余,又没有徐达等人的名气,适合辅佐朱文正。
所有人的质疑声中,朱文正带着2万人马出了金陵城,嬉皮笑脸的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位将军。所有人都这么想的,包括邓愈,除了他自己。朱文正并没有让邓愈白操心,军情万分紧急,到了洪都城的他却找来了一群歌姬,开始了纸醉迷金的生活。无奈的邓愈早有心理准备,有序地组织大军修缮城郭。
直到陈友谅大军到来之际,朱文正给全城将士了一个华丽地转身,身披战甲的他立在洪都城头,向所有人宣誓:“城在人在,誓与洪都共存亡”!此刻所有人都觉得花了眼,这还是只会饮酒作乐的朱公子吗?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还在后边,朱文正召集邓愈、薛显等人,召开战前军事会议。会议上朱文正侃侃道来,2万大军被他有序地分成了5个部分,其中4支军队分别把守东、西、南、北四门,朱文正则负责四处支援,统筹全局。
遭受攻击最多的是邓愈镇守的抚州门,60万汉军如同蚁群般扑向了洪都城,他们用人命堆开了城墙。陈友谅意识到了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大量汉军由缺口涌入城中,邓愈使用的火铳,迟滞了汉军的攻势。
但占据绝对优势的陈友谅,很快调集了更多的汉军,冲向了坍塌的城墙。邓愈忧心如焚之际,朱文正统领的援军到来了,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残破的城墙前,不断有人倒下,当然攻城放的汉军折损更多,可朱文正的兵马太少了,少到了他亲披战甲,上阵杀敌。
邓愈惊讶的眼神中,朱文正来到了战线最前端,昔日的纨绔子弟,一边鼓舞士气,一边组织防御,还能抽空杀几个汉军。惊讶地远不止邓愈,朱文正的英勇使得将士们集体沸腾了。在朱文正的带领下,他们一个个倒下了,一个个又冲了上了,尸体堆积如山,直到漆黑的夜色使得双方都无法再战。
朱文正一身战甲残破不堪,箭头穿孔的皮肉中,留下了一股股殷红的血液。在邓愈眼中,此刻狰狞的朱文正,才是朱家子孙应有的模样。城墙修复后,洪都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朱文正就像一颗钉子,死死的嵌在了陈友谅的骨头缝中——怎么流血都拔不掉。
拉锯战又持续了一个多月,朱文正哪还有半点潇洒的模样,苍白的面容后,是体力、脑力严重透支的结果。天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陈友谅都快疯了,可朱文正、邓愈也笑不出来了。
85天的坚守,陈友谅60万大军筋疲力尽了,但洪都城的2万守军也十不存一了。意识到不能再守下去的朱文正,低下了骄傲的头颅,向朱元璋发出了求援信号。在陈友谅志得意满,准备组织最大规模破城的军事行动时,朱元璋、常遇春袭击了他的后军,而洪都城的朱文正顺势掩杀,60万汉军一溃千里,逃到了鄱阳湖中。
但洪都之战的浴血,朱文正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却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同。或许是哥哥的死,使得朱元璋分外看重朱文正,出于磨砺心性的目的。他重赏了守城大将韩愈,也重赏了援军主将常遇春,但唯独没有封赏洪都之战的首功朱文正。
但朱文正的军事才华惊艳了朱元璋后,他的人品心性却让他心凉。朱文正有多能打仗,也就有多大的胆子,没有得到封赏的他,竟然纵容部下掳掠良家女子。
当案件摆到朱元璋面前时,他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侄子朱文正的军事才华,用好了是所向披靡的利剑,可用不好就是斩断龙脉的逆子。而仁厚谦和的朱标驾驭放荡不羁的朱文正,风险太大了一点,毕竟朱文正是根正苗红的朱氏嫡子,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得朱元璋起了杀心。
朱元璋臭骂了朱文正后,将他押回了京城,文臣武将无人敢为朱文正求情,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找到了他。马皇后哭的梨花带雨,向朱元璋诉说朱文正凄惨的身世:大哥早早病故,是大嫂将他拉扯大的,之后带着他远赴千里投奔的朱元璋。这个孩子就是性子倔了一些,他没有坏心眼的。
朱元璋对患难与共的马皇后很是敬重,表明愿意宽恕朱文正,就将他软禁了起来。但不久后朱文正就离奇的死了,不满30岁的他明显不会突兀的正常死亡。之后朱元璋册封了朱文正8岁的儿子朱守谦,出任靖江王,属地桂林。朱文正一脉历代世袭靖江王,传了整整14代,历时265年,直到南明小朝廷灭亡,他们才失去了王爵的地位。
朱文正之死和他放荡不羁的性格脱不了干系,朱元璋并不放心软禁中的朱文正,毕竟仁厚的朱标继位后,很可能放出骨肉兄弟朱文正。但对于朱标,有着“神经质”般军事才华的朱文正,太危险了一些。前朝的赵匡胤兄弟,两脉共传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朱文正死后,历代皇帝用丰厚的爵位,报答了他的子孙。整整265年的靖江王,只为报答那洪都城85天的坚守。
参考资料:
《明朝那些事》、《明史.太祖本纪》
本文系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