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一统王朝的衰败往往由内部争斗开始,大明也不例外。不过大明中后期以东林党为首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党争”,无论组织规模、持续时间、影响力之深远都要远超历朝历代。可以说这场由明朝中期持续到南明灭亡,皇族公卿全都有组织参加的“党争”就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
“时势造英雄”,张居正就是在明朝中后期内部极度衰败时,应运而生的闪耀明星。这个大明内阁首辅不顾一切,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挽回江河日下的大明王朝。
张居正出生在江陵的一个平民之家,爷爷做过落魄秀才。独特的出身使张居正既亲眼目睹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又有立志改变这种局面的可能。爷爷对张居正给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光耀门楣,成就一番功业。
年幼的张居正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二岁的张居正在“童试”时,受到了江陵知府的青睐,亲自赐名张居正。关注张居正的还有湖广巡抚,13岁准备考取举人的张居正深深震撼了他。
尽管年幼的张居正文采已经没有可挑剔之处了,但为了打磨这位奇才的心性,湖广巡抚故意暗箱操作,张居正落榜了。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赶来,依旧神采飞扬,成功考取举人。湖广巡抚顾璘对他大为赞赏,夸赞张居正日后必是将相之才。亲自教导张居正要立志做伊尹那样流芳百世的治世之才,不要只成为名噪一时的少年举人。张居正对这位刻意刁难自己的大人感激不已,也理解了治世名臣真正的含义。
张居正一路势如破竹,23岁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进士之一。可在翰林院进修的张居正毫无作为,内阁派系林立,争斗不休。著名的权臣严嵩和夏言为了夺权,无所不用其极。“庚戌之变”蒙古余部鞑靼,南侵竟然打到了京师,更是凸显了大明江河日下的场景。上书献策,屡屡不成,刺激了风华正茂的张居正。充分见识了党争之深的他,黯然离开,回归故里。
直到严嵩贬官,张居正的老师徐阶登上内阁首辅之位,张居正才真正步入大明权力核心——内阁。明穆宗逝世后,年幼的明神宗继位时,张居正迎来了真正施展抱负的机会。
这位年轻人已经等得快要心灰意冷了,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兴报复,他选择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所有文人最看重的尊严。党争的实质就是东林党为首的士族阶级,同依附皇权的宦官之间的斗争,不过各个士族阶级也互有争斗。张居正和大太监冯保联合,取得太后的支持,成为了神宗的内阁首辅。
这一举动,使张居正在士林饱受争议,许多昔日友人纷纷离去。不过对于早已看透了党争的张居正来说,他不在乎,他要做的就是要平息这些内斗。夹杂在争斗夹缝的张居正,虽然身居高位,但真实处境却是冷暖自知。“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个人得失对他而言毫不在乎,他要改变大明阴霾的天空。
尽管多年的见闻,培养了张居正处变不惊的性格。但亲眼目睹各地内政之混乱,边防之废弛的他,还是觉得触目惊心。张居正要改变这一切,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由此展开。
张居正最先出手的是吏治,派系之争,混乱的吏治对于大明的危害他再明白不过了。他推行了一种方法“考成法”,就是根据绩效来定各地官员得失。根据各地官员对中央指示完成程度,评定功过。这一举措使大明吏治有了统一的标准,极大程度地抑制了派系的发展。
之后张居正再次对各地豪族出手,清点土地,打压土地兼并,并且统一税负。这就是所谓的“一条鞭法”,还是重新确立统一的制度,打压派系之争。大量虚报的土地被计量出来,各地统计出的实际土地比原先在册土地要多出近一半。
这一举措使许多民众获得了土地,减少了苛捐杂税,极大的缓和了民众的矛盾,改善了民生。而且大量漏报的土地提供了众多的赋税,户部一改连年亏损的尴尬境地,变的国库丰盈,太仓满满。
不过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深深损害了各地豪门望族的利益。纳税土地面积被清算,部分土地失去了所有权,统一的纳税标准更是难以偷漏。可以说大明丰盈的国库和改善的人民生活,就是从他们口中夺取的利益。至此张居正完全和各地豪族,极大一部分士族走到了完全的利益冲突面。
可是张居正不在乎,变革一切的不合理,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明王朝就是他的心愿所在。他废寝忘食,制定法案,推行条例。甚至在自己父亲病逝时,为了巩固变革成果,都不曾回家。
当时张居正丧父而不奔丧的举动,给早已不满他的众多豪门士族了机会。在儒家孝道盛行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不可理解的。张居正在有意的舆论引导下,一时登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名扬天下的权臣。后来还是神宗的支持,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张居正的处境艰险也由此可见。
张居正这位大变革家,就是这么的不顾一切,为挽救大明做着最后的努力。一道道指令由内阁发出,就像良药滋润着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但各地豪门士族的仇恨也一道道汇集,指向了年过半百的张居正。
繁华兴盛的幕后隐藏着波涛汹涌的巨浪,张居正这位明代的大变革家在苦苦支撑,不停的修修补补。大明重新焕发生机的代价,是这位治世能臣每况愈下的身体。自知时日无多的张居正,越发操劳,他要用自己最后的光华照亮大明前进的道路。
能臣终有力尽时,五十七岁的张居正日夜操劳的身体终究扛不住了,永远离开了人世。临终前的他依旧牵挂着大明的兴盛,举荐了潘晟作为维持新政的人选,世间再无张居正。
可此时的大明内外矛盾交加,多年压制的豪族与士族纷纷发力,趁势而起。资历、威望都严重不足的潘晟被明神宗无情的抛弃了,万历新政彻底宣告破产。后来报复的矛头指向了尸骨未寒的张居正,张家被抄家,子女或死亡或流放,凄惨至极。连去世不足十日的张居正都被剥夺一切封号,险遭鞭尸。为国为民的张居正,遭到了争斗不休的各派联合攻击,晚景之凄凉,神宗之漠视,岂不怪哉?
历代主持变革者无一不是风华绝代之人,但鲜有人能全身而退,张居正就是其中一位。症结所在就是要触犯庞大的士林阶层,所需要的不仅是权势、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有舍私利而为天下公的大气魄。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成功缓解了大明王朝的历代积弊,延续了近百年的王朝社稷。万历新政的影响力为历代少有,自秦商鞅变法后唯有宋代王安石变法可以相提并论。谈起大名内阁首辅,张居正三字永远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参考资料:
《明史.张居正传》
《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五年.世上已无张居正》
《万历首辅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