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上海、杭州巡演暨第二十轮公演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上演。适逢五四青年节,《马兰花开》剧组再次走出清华校园,讲述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故事,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许国、砥砺奋进。
现场剧照。清华大学供图
《马兰花开》是一部由清华师生自编自演的话剧,该剧是中国科协发起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作”的首批支持剧目,也是清华大学主题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3年4月首演以来,《马兰花开》历经十载,至今已完成20轮93场演出,覆盖观众超12万人次,校外巡演足迹走过青海、新疆、湖北、上海、陕西、四川、山西、吉林、浙江、北京、重庆、江苏、湖南等地。
据悉,本轮演出剧组成员由清华大学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0余名同学组成,他们参与全剧的创作、排演和后台组织工作,其中有近一半的同学为首次参加排演。十年来,先后有700余名学生在剧组中锻炼成长,《马兰花开》有效调动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感受科技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筚路蓝缕的艰辛,成为清华新百年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感谢清华的老师同学们诠释了邓稼先精神,让我对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求实求真、自立自强这四个关键词有了更深的理解。”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卢山表示,希望演出能激励所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学子和科技工作者向邓稼先学习,他还祝愿同学们能像邓稼先先生一样,成为新中国真正的脊梁。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艺术团工作组组长于朔介绍,《马兰花开》剧本初创过程跨越三年,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原则,主创团队参考文字和视频资料80余部,反复打磨剧本,进行过20多次的大幅修改和再创作,力争做到“每一处细节都有出处”。如今,《马兰花开》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依托创排和观演,面向剧组成员、在校师生、社会公众三类群体打造了动人的美育课堂和思政课堂,成为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本次巡演是《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起点,《马兰花开》剧组将持续开展校内外公演,不断总结剧目育人经验,坚持用新时代青年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花开十载人长久,山高水长共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