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曾为县丞,在家乡颇有威望。父亲柳宜,曾在南唐担任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又出仕北宋。
少时有才名
柳永兄弟三人,且名字中都带有“三”字,分别是三复、三接、三变,由于他们都擅长诗文,当地人便称他们为“柳氏三绝”,其中柳永是老小,是三绝中的三变。
柳永
柳永自小随父异地为官,他六岁时便有习作《劝学文》,得到当地大儒称赞,并以为“神童”。13岁时,以慰母亲思念,随叔父回到家乡福建崇安。14岁时,柳永出游至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一时广为传颂。
初试不中,留恋花丛
柳永18岁时,感觉自己学有所成,于是来到京城汴梁应试,准备在政坛上一展身手,不料刚到京城,年少多金的柳永就被京城的纸醉金迷、莺莺燕燕迷住了眼。他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抱负抛诸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他还把这段风流往事写进词里:“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柳永
就这样,一晃到了应考之日,柳永虽然早已把“温习功课”丢到了九霄云外,但是他并不紧张,他自负“风流才调”、“多才多艺善词赋”,施施然走入考场,面对答卷一挥而就,在同年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昂首走出考场,然后又一头扎进脂粉堆里,去完成自己“寻幽探秘”的伟业。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放榜时他名落孙山。他沮丧激愤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很有一番视功名如粪土的潇洒气象。我不做官,一样在词坛上叱咤风云,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鹤冲天》
不忘功名,再战科场
其实这只是柳永强颜欢笑,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便抖擞精神,准备再战科场。
柳永虽然有志于官场,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爱好——流连花丛,期间他还与歌女虫娘爱得死去活来,两人如胶似漆、片刻不离。一晃三年过去了,柳永突然想起自己还壮志未酬,于是与虫娘洒泪而别,赶赴京师应考。
这次柳永修身养性,在汴梁度过了最难熬的三个月,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柳永成功地过了考试关,但“善恶终有报”,柳永三年前所做的《鹤冲天》传至禁中,皇帝老儿特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能改斋漫录》)。
脂粉堆里寻功名
再度的科考失利,使柳永有点出离愤怒,他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出入花丛,放荡不羁,为青楼歌姬专心填词谱曲,致力于民间的艺术创作。
于是京师汴梁多了一位常宿怡红院偎红倚翡的“奉旨填词”者,一位青楼头牌“自由撰稿人”,一位歌坛天皇巨星。歌姬们对他爱的发狂,红得发紫的三大头牌歌姬争相包养这位填词第一高手,当时的萝莉粉丝都以能和他亲热唱和为荣,哪怕是倒贴银子也心甘情愿,正所谓“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在皇帝那里丢失的面子统统在脂粉堆里找了回来。
柳永
这时的柳永眼中全是什么“师师”、“香香”、“安安”,早已把家中的红颜知己虫娘忘得一干二净,虫娘在家中迟迟不见爱侣归来,也就萌生了另寻良人的想法,这一消息传到了柳永耳中,他很是闷闷不乐,于是写了一首词《击梧桐》,让他人捎给虫娘。
这首词情谊款款,但隐有谴责之意,虫娘读后,很是愧疚,联想到二人往日深情,于是收拾铺盖,变卖家产,雇上车船,来到京师寻找柳永,与柳永结为夫妇。
虫娘
再受打击,浪迹天涯
后来,柳永又连续参加了两次科举,但因为在皇帝那里挂了风流狎妓的恶名,所以无一例外,均以落第告终。公元1024年,已是40岁的柳永第四次落第,绝望之余,决定离开京师浪迹天涯。他再次与虫娘离别,离别时作词相赠。
且看这首流传千古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往今来这首词不知惹了多少有情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后来的六年,他四处漂泊,以填词为生,他身无分文却衣食无忧,四方歌姬争相为他慷慨解囊,漫长长路,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比如“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又如:“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柳永
暮年及第,风流不改
公元1034年,已年过半百的柳永(51岁)听闻仁宗亲政,特开恩科,于是即刻中断游历,由鄂州赶赴京师。也许是时来运转,柳永终于高中,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柳永初授睦州团练推官,两年后调任余杭县令,六年后又任泗州判官,此时的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余杭县令任上,他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因为政有声,他的名姓被载入《海内名宦录》。
柳永
虽然柳永为官清廉且年过半百,但其风流本色不改,杭州一带至今流传着他与江州名妓谢玉英的一段爱情故事。据说,柳永去余杭赴任,途径江州,夜晚照例留宿妓家,结识谢玉英,谢玉英颇有文采,与他一见知心。临别时,柳永写词表示永不相忘,谢玉英则发誓闭门谢客,要等柳永至海枯石烂。柳永在余杭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并未忘掉谢玉英。等他任满回京,又捎信让谢玉英来京相会。她几经周折来到京师找到柳永,久别重逢,二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谢玉英
穷愁潦倒却死后哀荣
后来柳永因为性格原因,在仕途上屡遭排贬,甚至连他的屯田员外郎都被仁宗罢免,从此定居润州,直至辞世,时年70岁。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去世时也是一贫如洗,甚至他的后事都是由谢玉英、陈师师等一班名妓凑钱予以料理。不过他在朝堂上一事无成,但他出殡时,却是极尽哀荣,东京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所有名妓都到场,谢玉英为他披麻戴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会”。
陈师师
概括柳永的一生,他以妓院为家,写出了许多千古绝唱。但同时,他的风流韵事也被统治者深恶痛绝。最后,他政治上失意,因穷困潦倒而死。死后凄凉,但在青楼歌姬中却流芳百世,甚至清明节都形成了吊唁柳永的习俗,当嫖客能当到这种地步,古今中外,大概也只有柳永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