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有所关注的读者都了解,“文官”与“阉党”的内斗,正是造成明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一。这一局面的产生就不得不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他为了保住朱家王朝大权在握;但是他的子孙没有能力震慑住文武百官,就只好用宦官来牵制群臣。
官员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就只好抱起团来,共同对抗宦官,并试图限制皇帝的权力。于是皇帝、群臣和宦官在这个三方博弈中都步步紧逼,不断地内耗。在这样的长期拉锯战中,群臣和宦官的矛盾日趋严重,同时大明王朝的国力日渐衰弱。
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王振
王振是一名落第的秀才,略通经书,中举人后自阉入宫。他善于察言观色,在宫中受到明宣宗的喜爱,被委以重任,让他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王振陪伴朱祁镇长大,加之王振为人圆滑世故,朱祁镇对他很是信任,甚至称其为先生。
自从英宗继位掌权后,王振被委以司礼太监重任,仗着有皇帝撑腰,他勾结内外官僚,不断巩固自己的权利,可谓是明朝开国以来后宫宦官第一人。公卿大臣们见王振手眼通天,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都争相攀附与他。
随着王振权力的不断膨胀,他的欲望也不断膨胀,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王振在朝堂中排除异己,搞得“文官”一派对他恨之入骨。
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兵侵犯明朝边境。王振为了建极力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朝臣们为朝廷的稳定自然极力反对,但皇帝肯定更能听进儿时玩伴王振的建议。
明英宗随即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打算在明朝边境与瓦剌决一死战。在得知瓦剌已探知明军的计划并做好应对准备时,皇帝下令班师回朝,在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损失惨重。
八月十五日,当部队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朝堂群殴
明英宗御驾亲征,留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即景泰帝)监国。土木之变后,群臣并不没有全心全意地为皇帝着想,解救天子回京,而是想着借此机会除掉宦官之手,皇帝的心腹王振。
八月二十三日,群臣满怀激愤,拥至午门,要求监国的朱祁钰下令,立刻将王振满门诛灭。郕王却犹豫不决,臣子们情绪更加激动,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此起彼伏,朝堂乱作一团。
朱祁钰不敢做出决断,只好令让百官暂且出宫待命。他的沉默彻底激怒了大臣们,正当大臣们的情绪即将达到顶点时,锦衣卫指挥马顺(王振的死党,帮着王振干了不少坏事)仗着有皇帝的谕令,喝斥群臣,让他们立刻出去。
户部给事中王竑脾气急躁,性格耿直,早就看王振一党不顺眼,眼见王振已死,马顺还敢如此嚣张,他不由得怒上心头,冲上去就是一段暴打。其他大臣们见状也蜂拥而上,对着马顺拳打脚踢,最终马顺被当场活活打死。
结语
马顺死的很冤,他是“文官”与“阉党”党争的牺牲品,但他也因为离谱的死法在史书中留下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