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帝王,他虽然没有一统海内,且在位时间极短,让使后世之人都公认他为一代英主,甚至完全不逊于汉武唐宗这一类雄主,人们对他的一生更多的是无比的惋惜之情。
他就是五代之末的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周世宗柴荣曾经在百官面前出过一道论题,名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说的是做天子之艰辛,做臣子的也极为不易。因为历朝历代当中,忠臣遇暴主,良材逢昏君之事屡见不鲜,而圣主也难免会遇到一此谄媚之臣,或误国之臣,甚至“圣主”本人也会言过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今天小编并不想说我们熟知的这位周世宗,而是想说另一名“圣主”和他的一位忠直之臣,这位忠直之臣甚至不逊于汉武帝时的汲黯、唐太宗时的魏征、明嘉靖帝时的海瑞,可他的名气却并没有像上述几位那样威名远播,千古流传,几乎都成了一个晃晃无名之辈。
可熟读细品史书,却发现此人的品格与才能,甚至远胜综上几位大贤大能之臣,只是他终究没能像汲黯那样能打动武帝,也没能像魏征那样刚中带柔,使太宗痛之切,却又爱之深,更没能像海刚峰那样不畏死,极端强硬与帝王死磕硬碰,最后让皇帝也奈何他不得。
品读史册之后,世人会发现其人忠直诚如其名,却更像是一个平凡的性情中人,没有汲黯的极端苦行,没有魏征的机智狡黠,也没有海端的一根筋,他更像是一个来去自如的隐士,看淡了辱荣,却又做到了真实,所以这样一个人真是值得秉笔特书一番。
其人名叫申屠刚,字巨卿,他是汉朝扶风郡茂陵县人,他的七世祖申屠嘉,是汉文帝时出名的丞相,申屠刚性格也非常刚直,平生非常仰慕卫灵公时的忠直大夫史鳅,还有汉武帝时的正直名臣汲黯,在他成年之后就进入仕途,做了扶风郡的功曹大人。
汉平帝时,外戚大司马王莽专权揽政,朝臣们都非常忌惮他的威严,王莽为了进一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又将汉家刘氏的其他两家外戚宗族全部与朝廷隔绝起来,也就是冯、卫二族,他们不能与任何官宦交往。
申屠刚为此非常痛恨王莽,认为他太过残暴,于是向汉平帝上书,举荐贤良之士,说道:“臣听说周成王年幼时,周公报政,从来没有杜绝任何一个贤士进入朝廷为国效力。更何况如今圣主年纪也小,即位一来,权臣就将他的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义不通,这是想做什么呢?
且汉家祖制,引进英贤,尤其注重姻戚,只有让至亲交错,才能更好地安定宗庙,巩固社稷也!如今冯、卫二族无罪,才被久废不用,甚至将他们流放到了穷僻之地,连普通庶民都不如,这真的不是陛下所宣扬的慈爱忠孝之意啊!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是为奸臣贼子打开方便之门,将来要是发生不讳之变,真的难以意料了!如今的太保太傅,也真的比不了古时候至公至圣的周公了!
昔日周公将自己的儿子伯禽分封在鲁国为侯,一直传了三十余世,霍光大将军秉政时,辅翼孝昭、昌邑、孝宣三位少主,专门摧抑外戚,表面上让他的权力至坚至固,可霍光一死,他们霍家就受到了灭门之祸。
自古以来,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如今天下盗贼蜂起,动则数以万计,窃号自立者更是遍地开花,甚至攻犯京师,烧杀县邑,使得长安宿卫都为之惊惧,而这时苛吏贪夫还在败坏江山社稷,使得百姓困乏不已,面对如此累卵之危,陛下还不要赶紧彰显自己的圣明之德吗?
陛下只有昭然觉悟,远述上古帝王之迹,近效太宗孝文皇帝之业,纳至亲之序,将他们亲奉为宿卫,以防未然之祸,以抑奸邪之端,上安社稷,下全庶黎,内和亲戚,外绝奸谋!”
这封奏疏被递上去之后,王莽替汉平帝看了之后,立马令他姑姑孝元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言道:“申屠刚妄言悖乱,违背圣朝大义,罢其归田!”就这样申屠刚被罢官而去。
后来王莽索性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新王朝,申屠刚吓得跑到了河西避祸,后来又转道跑进了巴蜀之地,这样转辗各地一下子就过了二十多年。等到大豪强隗嚣占据了陇右,并且想要背离光武帝刘秀恢复的东汉帝国,而依附成家王朝白帝公孙述。
申屠刚则劝说隗嚣说道:“我这个人比较愚蠢,但还是认为你不应该挑衅天命,挑衅天命者都会被上天所剔除,大汉王朝一直躬行圣德,如今世祖光武皇帝陛下举义兵,行天罚,所当必摧,所击必亡,这是不人力所能做到的,诚乃天授之命啊!
将军你本无尺寸之土,孤立一隅,只有推诚奉顺天命,与光武皇帝并力平定天下,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大汉立功,才能保富贵永年啊!以将军如今之威重,远在千里,天下人都注目于此,你能不慎重吗?
如今光武大帝的玺书屡次送来,明摆着要与将军你共吉凶,同命运,布衣百姓都没有这样诚恳的,何况人家万乘之尊对你承诺!你如今到底是害怕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更大的利益,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迟疑呢?要是你还不当机立断归顺东汉,真是要上负忠孝之义,下愧当世威名了!”可隗嚣还是不肯听从,最后依旧和公孙述成为了蛇鼠一窝。
东汉王朝世祖光武大帝建武七年,光武帝刘秀亲自下诏让申屠刚进京为官,申屠刚准备回到洛阳,同时写了一封信给隗嚣言道:“刚愎自用者会被人孤立,拒谏不听者会被人闭塞,这都是亡国之风!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之共理也!
将军素以忠孝闻名,所以当年战乱四起之时,天下的士大夫愿意不远千里,仰慕你的德义来依附于你,如今天命所归光武大帝,东方百姓日睦平安,而你的西州地盘却人人忧忧,骚动惶惧,且你又想败乱君臣之节,污伤君父之恩,这只会让你麾下的众贤破胆,加速败亡罢了,将军你还是不得不慎重啊!”隗嚣还是不肯听,申屠刚只好去了洛阳,一到京师,光武帝就任命他为侍御史,不久又晋升为了尚书令。
光武帝曾经想要巡游天下,申屠刚则认为陇右和巴蜀尚未平定,皇帝不宜挥霍享乐,光武帝当时也有些膨胀,不肯听从他的谏言,申屠刚就直接拿着脑袋撞向龙辇的轱辘,吓得光武帝刘秀赶紧向他认错,并停止了巡游的计划。
当时朝廷的百官,基本上都是光武帝亲自选拔和考核的,他对臣子们非常严苛,使得群臣的工作量都非常大,非常辛苦,就连尚书和近臣们都经常因过而受责,甚至拖至御前受到鞭打,群臣对此不敢说出一句话来。
只有申屠刚为此多此进谏,并且言词非常激切,希望皇帝不要这样苛待朝臣,又多次提议要求皇太子入主东宫,为皇帝举贤任能,一来分担皇帝的重担,二则培养储君的威德,可光武帝大权独揽,并不接受他的意见。
后来他又多次向光武帝进谏,都不合皇帝的旨意。数年之后,光武帝只好外放他出去做了平阴县令,后来又征召他回京做了太中大夫,申屠刚最后心灰意冷,借口生病而辞官,最后在家中寿终正寝。至此,看官们,你们认为申屠刚与汲黯、魏征、海端三人相比,孰贤孰劣乎?
辅弼五位帝王,专铸天子佩剑,却沦为宫斗棋子的宦官“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