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首周,A股继续维持了震荡走势。在海外扰动继续发酵的情况下,接下来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稳定、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市场估值仍处中低位等,市场仍有向上的空间,且5月赚钱效应会强于4月下旬。
中金公司表示,结合目前内外部环境,继续维持对A股市场偏积极的看法。判断逻辑有三:一是投资者对增长预期有继续改善空间;二是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相较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三是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低位。
“虽然外部不确定性仍需继续关注,但基准情形下对A股影响可能有限,当前位置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中金公司称。
国泰君安证券也判断,A股仍处于底部抬升,结构性做多的行情。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稳定,这是股票做多的重要前提。
华泰证券认为,自上而下看,随着4月政治局会议、1季报业绩、5月FOMC等靴子落地,预计市场5月赚钱效应会强于4月下旬。
配置方面,TMT仍是多家机构看好的投资主线。
兴业证券明确指出,随着当前“数字经济”轮动强度从高位开始回落向下,后续至少TMT整体调整最剧烈的时候或将逐渐过去,并有望在轮动中蓄力并逐渐找到新的方向。
不过,中金公司也提醒投资者,TMT领域前期集中交易风险释放后,或进入盘整阶段。
中金公司:对市场继续偏积极
结合目前内外部环境,继续维持对A股市场偏积极的看法。支持后续市场表现的逻辑有三:一是投资者对增长预期有继续改善空间;二是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相较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三是外部不确定性虽然仍需继续关注,但基准情形下对A股影响可能有限。
上述因素结合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低位,当前位置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TMT领域前期集中交易风险释放后,或进入盘整阶段,未来进一步催化可能来自政策预期或产业趋势新进展。随着复苏逐步深化且上市公司业绩进入改善周期,基本面改善或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接下来市场风格有望更为均衡。
行业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泛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等;二是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新能源领域的偏谨慎预期也有望有所修复;三是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A股仍处底部抬升阶段
展望后市,判断A股仍处于底部抬升,结构性做多的行情。
具体而言,一是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是股票做多的重要前提。
二是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超预期与否不影响股票做多决断,只影响股票投资结构。
三是政治局会议对“内生动力还不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的定调,有助于打消市场对于GDP数据好转就不需要稳经济的疑虑。
四是“房住不炒”意味着当前仍不是全局性行情,而是结构性行情。此外,边际上,中国利率水平的下降与海外紧缩周期的结束。
配置上,看好风险特征不高、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长股,如中特估、数字经济、创新药和半导体等。下一阶段,机会可聚焦在产业政策有进一步催化、盈利周期见底、交易结构较好的股票。
申万宏源证券:数字经济和央企改革将反复有机会
一季报收官后,业绩向好行业的表现并不持续。短期市场又来到了行业快速轮动,集中“实验新方向”的阶段,实际赚钱效应并不强。
目前,市场预期在“弱复苏”和“弱衰退”之间摇摆。具体体现为三点:一是各个期限的经济预期都是结构性分化的。中期展望方面,内需向上,外需向下。国内经济结构上,上半年基建和制造投资有韧性,但消费和房地产改善弹性不足;稳增长资源投放前置,下半年稳增长力度会自然减弱,即便居民支出意愿提升,也难形成共振。
二是中微观不断出现矛盾信号,同样指向结构分化。三是居民购买力何时释放的逻辑并不清晰。居民信心受稳增长政策影响,也会受到外需预期影响。居民信心恢复,支出意愿系统性提升,可能还是滞后于经济增长恢复的,不足以引领高弹性增长。
同时,近期经济预期下修和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国债收益率显著回落,这是类资产荒的环境。
而经济增长预期在“弱复苏”和“弱衰退”之间摇摆,“资产荒”环境的出现,都是主题思维主导市场的绝佳土壤。因此,继续提示2023年数字经济和央企改革主题,将反复有机会。
华泰证券:5月赚钱效应会强于4月下旬
近期,市场中偏防御的类现金、高股息资产表现较为强势,或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位于中周期下行期,PPI和企业盈利向上弹性或有限,因此投资者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预期收益率低,具备稳定高股息回报的资产吸引力提升。二是在行情呈现存量博弈特征下,筹码结构重要性提升。
接下来,自上而下看,随着4月政治局会议、1季报业绩、5月FOMC等靴子落地,预计5月赚钱效应会强于4月下旬,但指数级别行情,更可能出现在PPI拐点后的6月至7月,5月结构为先。
配置方面,行情增量资金或由公募接力,建议投资者淡化交易、重视仓位。自下而上,在景气处于“筑底位”和“爬坡位”的品种中,以公募基金配置系数和估值分位数进行筛选,建议投资者关注2条主线:一是TMT的电子,主要为面板、消费电子等;二是大消费的化学药、地产后周期、电商等,及中特估的建筑、保险等。
中泰证券:A股或仍处调整周期
展望后市,当前海内外风险尚未完全释放,A股或仍处于调整周期。
海外上,一方面,美联储高利率维持时间以及美债上限产生的阶段性流动性紧缩风险,亦或对年中海外市场流动性造成反复冲击。另一方面,当前海外地缘风险亦呈现快速上升之势,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市场风险偏好。
同时,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亮眼数据的背后仍有瑕疵。如4月制造业PMI为49.2%,低于临界点等,高频数据大概率呈现均值回归趋势,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至于“五一”期间亮眼的消费数据,反映出了居民消费更加追求性价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降级的现象。
配置方面,二季度海内外风险犹存,市场整体或仍以调整为主,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板块,军工、半导体等国家安全板块,以及央企公用事业等主线。
平安证券:市场仍有业绩估值共同向上的空间
展望后市,一季度A股盈利底部基本是共识,后续在经济持续修复预期下,A股市场仍有业绩估值共同向上的空间,但波动也较大。
A股业绩披露落幕,一季度实体企业盈利筑底,消费金融向上周期向下。其中,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美容护理、房地产服务、IT服务、广告营销、数字媒体、证券和保险的盈利增速居前,并较去年四季度显著改善。同时,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仍在弱复苏。
近期国内市场积极因素正在增加,如五一出行高景气恢复,政治局等高层会议明确后续经济政策方向等。不过,海外方面,美联储暗示加息暂停,银行业风险仍在发酵。
配置方面,判断全年TMT和“中特估”的投资主线不变,短期可关注高景气延续且政策支持加码的先进制造,以及TMT领域中的相关细分板块。
兴业证券:TMT整体调整最剧烈的时候或将逐渐过去
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一直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中枢较往年明显抬升,2月底时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后3月初至4月中旬,随着主线聚焦“数字经济”,市场轮动强度阶段性收敛。
近期,市场轮动再次加速,当前“数字经济”轮动强度开始从高位开始回落。而TMT指数与“数字经济”轮动强度多数时间呈反向走势。
具体而言,本轮“数字经济”行情从去年10月启动以来,每当板块开始波动调整时,基本都伴随着“数字经济”主线发散、轮动加快。而当“数字经济”内部轮动收敛、主线形成后,板块则往往会迎来整体上行。
因此,随着当前“数字经济”轮动强度从高位开始回落向下,后续至少TMT整体调整最剧烈的时候或将逐渐过去,并有望在轮动中蓄力并逐渐找到新的方向。
配置方面,数字经济中,可关注AI+应用为传统行业降本增效的传媒,如游戏、出版、营销等,商贸社服的教育、跨境电商等。
浙商证券:传媒行情不止于修复
展望后市,A股红五月可期,仍是TMT和中特估双主线。其中,TMT进入基本面线索驱动基金配置的牛市主升段,中特估五月催化剂密集将继续发酵扩散。
横向比较TMT内部、盈利维度,传媒具备率先启动的基础。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深化,传媒行情不止于修复。
“无产业,不牛市”,本轮AI产业浪潮是里程碑式变革。随着本轮AI浪潮的逐渐深化,新一轮结构性牛市正在被逐步催化,传媒既是数据要素的重要提供方,又有望受益于AI带来的多重变革。目前AI+传媒正在逐步落地,成为板块行情的重要催化剂。
进一步综合产业逻辑和盈利确定性,传媒具备比较优势。首先,从盈利确定性看,游戏版号恢复发放,以及疫后修复,传媒的反转确定性较强。其次,从产业逻辑看,就AI潜在应用受益领域而言,传媒的行业构成以To C端为主,逻辑上看想象空间和受益顺序上都具备比较优势。
安信证券:超额收益还将来自于结构上的亮点
当前,维持大盘指数处于“山腰处的歇脚”判断,超额收益还将来自于结构上的亮点。投资主线已经明确,分别为大盘价值和小盘成长。其中,大盘价值为消费、低估值央企蓝筹;小盘成长为以TMT为代表的AI数字经济。
对于当前结构配置的投资逻辑,明确看好AI+数字经济2-3年的周期,且全年主线已经非常明确。即便因为行情过热存在高位调整,但不改中期向上的判断。
同时,存量博弈下,只要经济弱复苏,TMT就不会输。此外,增量资金买价值则价值必胜。再次,预期转弱,则“中特估”行情更占优。
行业方面,短期可超配传媒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的信创、通信的光模块、半导体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等,以及非银、消费的食饮和智能家居等、有色的铜和金、医药、地产等。
华西证券:五月A股“先抑后扬”
展望后市,预计五月A股“先抑后扬”。一方面,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尤其是再次强调了重视和爱护民营企业,将有利于增强场外资金入市信心。
另一方面,盈利端一季报上市企业业绩底探明后,A股将迎来盈利上行周期。A股企业一季报相对平淡,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往后看,A股本轮盈利下行周期已接近尾声,一季报探明业绩底后,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向纵深推进和低基数效应,预计二季度A股利润增速将大幅改善。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逢低敢于布局,可聚焦受益于“一带一路”和“中特估”持续催化的优质央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