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大家好,我是大鹏,今天我来讲一下,汉代第一大侠晁错,背锅的故事。
汉景帝登基以后,作为太子旧部,内史晁错深得刘启的信任和喜爱,受宠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九卿,在许多事上,汉景帝都听他的。
但同时,作为朝廷新生儒家势力的代表,他和功臣、外戚两集团的关系比较紧张,因为蛋糕就那么大,他分得多了,别人就少了。
俗话说得好,英雄所见略同。晁错同汉文帝的宠臣贾谊一样,最担心的就是诸侯王造反。不同的是,贾谊主张细分诸侯,而晁错主张削藩。
这么大的事,汉景帝也拿不定主意,就下令公卿、列侯、宗室都来参加讨论,除了窦婴,没人敢站出来反驳晁错的意见。
朝中没人敢反对,不代表家里没人反对。晁错的父亲就强烈反对削藩,可惜晁错听不进去,他父亲一气之下就服毒自杀了。
朝中没人敢反对,不代表地方上没人反对。削藩令一出,吴国、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了。
按说这个时候,晁错最该做的事是镇压七国叛军。不知道是脑子进水,还是怎么地,他在这时候竟挑起了内讧,非要奏请汉景帝严惩同是新兴儒家势力袁盎。
消息走露之后,袁盎开始了绝地反击。他给汉景帝说,只要杀了晁错,然后派使臣出使各国,宣布赦免吴、楚等七国,恢复它们原有的封地,就可以使七国罢兵。
无情最是帝王家。人家晁错为了汉景帝,为了削藩,连老爹都赔进去了。但是,汉景帝为了平息七国之乱,毅然决定抛弃晁错,让他背锅。
在汉文帝的授意下,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三人联名弹劾晁错大逆不道,应该被腰斩,其父母、妻、子、兄弟也应被公开处死。
说到冤案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提到岳飞的莫须有,其实晁错更冤,汉景帝连分辨的机会都没给他,提笔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可。”
第二天,汉景帝派中尉嘉召见晁错,骗他坐车去巡视街市。就这样,晁错穿着上朝的官服就被拉到东市腰斩了,并惨遭灭族。
事实证明,袁盎的这个主意并不灵。晁错被杀以后,七国并未退兵。在邓公的劝说下,汉景帝对杀晁错这件事也后悔了,可惜人死不能复生。
晁错虽被称为汉景帝的“智囊”,但从他因力主“削藩”而惨遭诛杀这事看,他还缺少足够的政治智慧,理由如下:
鲁迅在八十多年前说,“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削藩”这种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深不可测,作为一个主导者没有提前做好预案,就敢贸然发动,这不是政治赌博是什么?
结果,他赌输了。因为没有预案,景帝面对“七国之乱”缺少充分的思想和军事准备,不得不杀晁错,试探一下七国的反应。
身为汉景帝之师多年,却没有看透汉景帝心狠手辣的本性,晁错实在算不上政治成熟,汉代第一背锅侠这个名号,他得的一点也不冤。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