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经由锦州(今四川绵阳市),来到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在朋友的资助下修建了草堂,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诗人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水清澈、鸟语花香,呈现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诗人放笔咏怀,写下这首《江村》。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优美恬淡的山村初夏景物,抒发了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诗人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描写环境之美:初夏时节,一条清澈的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清幽。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江”是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写景物之幽: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相随彼此亲近。无论燕子也好,鸥鸟也罢,都透出乐群适性的意趣,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写天伦之乐:老妻在纸上画棋盘,感觉非常可亲切;幼子拿针敲打着做鱼钩,更加显得可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表现出亲情的温暖和悠闲的情趣。诗人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满足。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写悲苦之情:前句“但有”二字,点明就不能保证必须有;后句“更何求”三个字,正说明已有所求。眼前的和乐与安宁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前提下的,一但“供禄米”出现问题,连基本生活都谈不到了。诗人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包含着不少悲苦之情,令人心感酸楚、为之落泪。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风格独特,展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景象,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