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我国历史上算是继汉唐以来的最为强盛的时代了,明朝既没有像唐朝那样发生军阀割据威胁中央的事情,也没有宋朝那样对外战争处于败势,需要每年向别国进贡岁币。而这些都要得益于明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一个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而另一个就是明成祖朱棣了。
实际上,如果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的最佳继承者应该是朱棣了,但无奈明朝崇尚的是儒家礼序有别,讲究的是古人传下来的那一套礼法,因此即便朱棣有才能,又有雄图大略,也无法得到发挥的空间。
其实朱元璋心里也知道假如传给次子皇位,势必会为后世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他心里的第一人选就是自己的长子朱标,但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看中的人选也没了,心里很是难过。但在这个时候大臣提醒的一句“好皇孙”,又让他如梦初醒,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孙子。
在这个时候朱棣在干什么呢?聪明的他早早地预料到南京这个地方不能久留,因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当藩王,指不定哪一天就被“惦记”上了。所以朱棣早早地就率领一部分人马来到北京,负责领兵抵御外族的入侵。这样同时他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可以让自己的羽翼可以一天天的丰满起来。
当时明朝对这些藩王还是有很多殊遇的,不仅给他们送去了几千名的护卫亲兵,还给予他们大量的财物。而且他们的身份也是仅次于天子,大臣见到他们也应该跪拜。
朱棣作为燕王,待在北京以后也没有闲着,而是多次同蒙古的骑兵交战,并在多次的战斗中历练出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军队,他的实力也终于一天天的变得强大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却即将要离世了,他在临终前对长孙朱允炆说,燕王病矣。意思就是说,朱棣现在的威胁很大了,你绝对不能心慈手软,要除掉他。但建文帝心里还是于心不忍,毕竟他是自己的叔叔,如果这样做的话,会让天下人怎么看自己呢?但他又不能不提防他们,就在这时,朝中大臣提议削藩,建文帝欣然答应并昭告天下。
此时,姚广孝看准时机,找到朱棣并告诉他可以借机来起兵谋事。起初朱棣的心里还是有很多的顾虑,毕竟他只是个藩王,实力还是不如朝廷的。再加上自己起兵是谋反篡位,不得民心啊。但姚广孝却告诉他天下人只知道忠君,不管是谁当皇帝,他们都照常过日子。而朝中大臣也不在乎皇帝是谁,只要能够在朝为官,按时领俸就行了。
他的这番话终于打动了朱棣,随后他就在北京起兵,并且凭借着当年和蒙古人交战的经验,以及从朱元璋身上学来的步步为营的策略,他最终取得了胜利。
到达北京城以后,遗留下的守军更是不堪一击,他又顺势杀死了一批反对自己的旧官员,还在朝中培养了自己的亲信。朝廷的大臣虽然知道他这是篡位谋反,可毕竟明朝是人家朱家的天下,他们哪里管得了这种事,他们在乎只是自己的官职和俸禄。
就这样,朱棣顺利地登基称帝,而朱允炆却不知道下落,也许是死了,也许是逃了,无人知晓。可如果朱允炆听了朱元璋的话,趁燕王还未成气候时向其发难,那么死的可能就是燕王朱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