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个人,还是王朝,时间久了,总会有些毛病,这个时候,如果不去积极改变,而是选择继续放任的话,毛病恐怕会成为顽疾。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很多王朝都会选择在发展过程中去变法革新、推行新政,因为不变则不通。
一般而言,新政失败往往不是缺乏明君支持,就是大臣不够给力造成的。然而为人所熟知的庆历新政却不是这样,上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下有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这样的名臣,最后依然难逃失败。今天,我们一起从背景、内容、结局和影响,这四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庆历新政,寻找原因。
主持庆历新政的大臣之一——范仲淹
一、庆历新政的背景
1、三冗问题
北宋源于军阀混战的五代,故而在立国之初就制定了很多制度来巩固皇权、防止分裂。这些制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终宋一朝,再也没有出现像唐末至五代那般严重的藩镇之祸。可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这里面的尺度一旦把握不好,便会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众所周知,宋朝自太宗北伐失败后,军事方面可谓是一蹶不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冗兵。何为冗兵?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养了很多不该养的兵。宋朝因为未能收复燕云,且京城四周无险可守,所以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卫戍京城,再则宋朝为了防止地方生乱,常常会把灾民招募到军队中,形成冗兵效应。
老赵家走的路子坚决不允许其他人走
宋朝的军事的确拿不出手,经济却还不错,不都说富宋吗?可宋朝真的很富裕吗?答案不是,宋朝的富裕是体现在经济总量上,其实底层百姓压根就不富裕。因为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分权,所以通过科举等方式大肆招聘官员,然后很多官员就挂了个名,却无职权,但是依然可以拿着薪酬,由此又形成了冗官效应。
冗官和冗兵都是需要财政来支撑的,偏偏宋朝因为对外方面不是很给力,每年需要通过花费大量的岁币来换取和平,这样一来,宋朝就又有了冗费效应。宋仁宗继位之后,三冗问题已经压得宋朝上下快喘不过气来了,尤其是底层百姓。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有识之士们都能看出来,如若宋朝继续放任三冗而不管,迟早得把宋朝拖垮。
宋仁宗画像
2、外患问题
宋太宗这个败家子上位之后,空怀大志却无匹配的能力,把从柴荣到赵匡胤两代人努力培养出的精兵强将葬送了大半,导致宋朝一直被人家压着打,再也无法恢复汉唐时期的荣光。虽然宋真宗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换取了大局上的和平,但是从古到今,有什么和平是靠一纸合约来保证的,最后还不是得拿实力来说话?
面对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辽国,宋朝上下始终都绷着弦。如果只是辽国,宋朝多少还能应付,无非就是一边岁币,一边积蓄力量。可辽国之外还冒出了个西夏,自李元昊当上党项首领后,宋朝的西北地区就基本没太平过,一直在搞事情,宋朝是有心无力。
李元昊
适逢宋仁宗继位的第十六年,李元昊正式宣告独立,建立了大夏王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夏,自此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宋朝的外部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1V1变成了1V2。三年后,李元昊再度向宋朝发起攻击,大败宋军,夺取了渭州等地。
又两年,李元昊再次大举进攻宋朝,再次大败宋军,并进逼潘原,虎视关中。屋漏偏漏雨逢连夜雨,辽国眼见宋朝如此孱弱,便也趁火打劫,最后逼得宋朝增加岁币才作罢。如此之外患,有识之士们怎能不着急?大家都安于现状,最后会如何?
北宋的外部环境
二、庆历新政的内容
1、 整肃吏治
庆历三年,西夏和宋朝达成和议,边事稍宁,宋仁宗顿感机会难得,便紧急召见范仲淹等大臣,以求良策来强国,由此正式拉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范仲淹等人得到皇帝重用之后,积极筹划,首先就拿吏治开刀,严明官吏的升迁管理制度,削弱早期“磨勘”制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不讲资历。
官选得不好,再怎么讲能力,那也是矮子里找高个儿,所以范仲淹等人还调整了科举考试内容,将重诗赋改成重策论,比起诗赋来说,策论无疑更能佐证一个人是否具备办事的能力。此外,他们还限制官员们的任子特权,削弱恩荫制度的不利影响,按官员等级来给予职田,让官员不为物质担心,一心工作,高薪养廉。
宋朝的官员们
2、 加强法治
法治精神是所有王朝长治久安的保证,范仲淹等人有感宋朝的各项法律过于繁杂,且因条理杂乱而少了法律本身的威信,便以“删去繁冗”的思想来梳理各项法律,并明确提出朝廷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颁行法律,颁行前需谨慎详议,一旦颁行,不得随意变更。
古有商鞅徙木立信,宋有范仲淹等人大赦立信。按法律要求,宋朝的皇帝每三年会进行一次郊祀,期间需要大赦天下,可朝廷上下却常常漠视,郊祀之后便无大赦。范仲淹等人从此出发,要求各级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禁拖延或违反朝廷大赦天下的要求。
古代皇帝举行郊祀大典
3、 富国强兵
对于封建王朝的小农经济模式来说,农业是经济繁荣和富国强兵的基础。古有商鞅搞奖励农耕,宋有范仲淹等人搞农桑立法。为了让官员们重视自己辖区的农业发展,朝廷下令把农业发展的好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官员考核当中。官员重视了还不行,还得让百姓有动力,所以他们还通过改革赋税制度来减轻百姓负担,提高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朝廷需要花费巨额军费来养兵,而且招募的很多厢军都是整体素质比较差的灾民、乱民等。有鉴于此,范仲淹等人提出恢复前朝的府兵制,让部分百姓充作府兵,忙时务农,闲时入伍,寓兵于农,既减少军费开支,又提高部分兵源素质。
宋朝百姓的辛勤劳作
三、庆历新政的结局和影响
1、 庆历新政的结局
历朝历代,但凡变法、新政的实施都会面对极大的压力,因为只要是想往好的方向变,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范仲淹等人将磨勘、恩荫等旧制度和传统都给控制得死死的,必然会让很多贵族官僚不爽。庆历四年,随着新政的深入,反对新政的贵族官僚们越发坐立难安。
他们将范仲淹等人说成是“朋党”,甚至还有大臣上疏污蔑新政大将富弼有当宋朝霍光的野心。这就让推行新政的众大臣惶恐了。范仲淹和富弼先后请求外放,宋仁宗是老好人,自然没有不准之理。新政的核心人物离开中枢之后,其他人物更加无法应付局面,到庆历五年八月,历时一年四个月的新政宣告失败。
宋朝名相——富弼
2、庆历新政的影响
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新政却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新政,大量不称职的官吏被淘汰,接替他们的是能够为民办事的官员,官员们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情况多少转好了一些,百姓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可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新政成了昙花一现。很多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比如依旧孱弱的军事、巨大的财政压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甘心新政的失败,心心念念的是更持久、更彻底的变革,这就为后面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终成恶果——靖康之耻
结语
庆历新政是宋朝的一剂良药,可惜很多人觉得苦。宋仁宗觉得苦,是因为主持新政的大臣们越来越有“朋党”的嫌疑,一旦“朋党”成真,威胁的就是他的皇权,并且新政要精简官僚,从分权到集权,这和他们老赵家的利益是相悖的。中高级官员觉得苦,是因为新政要影响他们家族的发展,他们家的子弟再也不能轻松地靠着恩荫来入仕了。
读书人觉得苦,是因为科举考试变得更难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很多人就是看眼前,不看未来,后面的王安石变法也是这样失败了。宋朝最后在大家这样的讳疾忌医之下病得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宋史》
《资治通鉴》
《细说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