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率五百禁军拦圣驾,高力士情急生智大喝一声,后毫发无损离开
高力士和李辅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说实话二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在当职的时候作威作福,嚣张跋扈,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两人究竟谁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呢?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片段,两人真的就此较量一番,最后谁赢了呢?
肃宗上元元年(760)八月,刚刚从蜀中回归长安不久的太上皇李降基被其子肃宗李亭移居到西内甘露殿,李隆基本住南内兴庆宫,为什么突然被移居?
原来,已年过古稀的玄宗十分地念旧,时不时地回忆起那些辉煌的往事。此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临青娥老。”已非旧日景象。最令玄宗不能适应的是,他过去一向握在手里的权力已被儿子夺去,于是,他像“老小孩”似的搞了一次恶作剧。上元元年年初,唐王朝剑南奏事官来长安奏事,听说太上皇仍然健在,就想去拜见一下。
按照常规,玄宗皇帝该当避嫌不见才是,但玄宗皇帝却偏偏见了。不仅自己见了,而且还命自己的亲生女儿持盈公主代他设宴招待客人。在酒宴之中,一向对新皇帝不怎么满意的持盈公主多喝了几杯酒,可能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事为肃宗皇帝面前最红的红人大官官李辅国所侦知,并添油加醋地汇报给了肃宗。
“云南(代指剑南)有异谋。”李辅国这位养马小厮像了解他的马匹一样地了解他的新主子,他知道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李享最害怕的是什么,所以,一开口就切中到要害。
“有何异谋?”李享果然中计。
“小人探听得他们密谋拥立太上皇复辟,废掉陛下!”
“怎么会有这等事?上皇乃是联的生父,焉有父夺子位的道理?”李享有些不信。
“退一万步说,即使上皇不曾与闻其事,他手下的人如高力士等人,还有持盈公主,座下怎能担保他们不生攀龙附凤之心?”
“那么,依李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置此事?”一听李辅国提到高力士、持盈公主,肃宗皇帝的口气登时软了下来。
“上皇现在所居之南内地临通衢,为外官入宫陛见的必经之地。为了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上上之策莫过于请上皇搬搬家,挪挪地方。”
“挪地方?往哪里挪?”
“当然不能挪到官外去。”李辅国见皇帝已经“上路”,不失时机地就上一计:“现在西内甘露殿里正好空着,收拾收拾,请太上皇驾率西那里地处宫廷深处,正好便于顾养天年。这样,外可使陛下不负不孝之名,内则可免复辟之事。请陛下三思!”
“这样也好,”肃宗见李辅国把话说得这么“透彻”,也不好意思我们什么,顺口说道:“你去办这件事吧!”一见有人给自己撑腰,李辅国的胆子立即壮了起来。上元元年十月甲寅日,李辅国谎称奉肃宗皇帝之命,请太上皇移居西内。当玄宗皇帝骑马来到睿武门时,突见李辅国率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级军士兵一字儿排在了门前。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早年也曾率兵铲除过太平公主和韦氏群奸,但李隆基毕竟是当惯了“太平天子”,哪里见过手下的人舞刀弄杖的,所以,差一点给吓得滚下马来。
就在这千钩一发的时刻,随侍在侧的高力土抢前一步,挡在了玄宗皇帝的马前,高声喝道:“李辅国你要干什么?”“奉皇上之命,前来给太上皇护驾!”李辅国皮笑肉不笑地说。“护驾?我看你是想来犯驾的吧?”高力士一针见血地说。“不要再给我摆你从前骠骑大将军的谱儿!”李辅国恶狠狠地说:“你也不看看现在当政的是谁?”“我不摆谱,你能把我怎样?”高力士毫不示弱。
“我怎取把高大将军怎么样?”李辅国冷笑了一声,手起刀落,砍死了站在高力士身旁的一个小太监,然后,若无其事地说:“不过杀个把人却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此时的形势,对高力士十分的不利,因为对方手下有五百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兵,自己手下却只有几十名老的老、小的小的太监。一旦李铺国杀红了眼,自己的命搭上不说,恐怕连太上皇本人也性命难保。
情急智生,高力士高声喝道:“大上皇是几十年的太平天子,福大命大造化大,李铺国不得无礼!”然后,他转头对着那五百名禁军士兵高喊。“太平天子太上皇问禁军众儿郎们好!”这条计策甚是犯险,幸亏那五百名禁军士兵并不像李辅国那样心怀叵测,这些人一听皇上(尽管是太上皇)向他们问好,立刻丢下手中的兵器拜了下去,口里连呼“万岁”。
见这一招分化了李辅国阵营,高力士趁热打铁,命令李辅国:“还不快给太上皇牵马!”也许是摄于高力士的正气,也许是见手下五百名士兵都已盈盈拜倒,李辅国于是不再敢轻举妄动。玄宗平安地由长庆楼迁到西内甘露殿,李辅国却对高力士恨之入骨。恨屋及乌,连持盈公主也挡带着一齐“整治”。不久,李辅国矫诏发下一道圣旨,命持盈公主前往玉真观带发修行,将高力士贬往巫州。
历史上关于这两人的评价,明显高力士更好一些,而且两人最终结局也不同。高力士是在流放归来的途中听到唐玄宗去世的消息,悲伤过度而死,他虽然跋扈但是忠心,反过来看李辅国,不仅居功而且欺主,最后被皇帝派去的刺客暗杀,从这点来看高力士更圆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