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明军损失惨重,使得明朝政局陷入了更加动荡的时期。经此一役后,明朝不但失去了辽东战场,还在军力形式上不得已转攻为守,从此战局陷入被动。
而对于金军方面,大获全胜后,不但虏获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巩固了政权的稳定,而且更加坚定了金军领导人努尔哈赤建立清朝的决心。
萨尔浒战役,明军的战略是分兵作战,四路大军分别进攻,力图一举歼灭努尔哈赤大军。努尔哈赤知道明军战略后,临危不惧,制定集中军事力量,逐个击破的应对方针,抵御明军的强势进攻。明军的分兵作战导致各路兵力势力不如金军,所以失败告终。可是分兵作战进攻的手法向来都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进军方法,为何明军就会败得如此惨烈呢,难道真的是分兵策略有误吗?
这样的结论恐怕确实有些牵强,难以服众。战场之事本就瞬息万变,有时双方一个小小的决策便能影响战事变化,可见萨尔浒这样大规模战役的失败原因,只归结于分兵,并不十分准确。原因到底几何,下面通过战事,做如下简要分析。
首先,打仗实际就是打钱。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形下,谁有钱,谁就有笑到最后的资本。明朝后期,朝廷腐败,买卖官职成了家常便饭,真正有才之人得不到重用,使得国家人才凋零。朝廷上各个党派竞争激烈,只为一己私利,真心为国家着想之人寥寥数几。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发生得极为频繁。
明朝对于民间各种起义的镇压,已经是焦头烂额,后金便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崛起迅速。当大明发现想要镇压的时候,后金领导人努尔哈赤,已经建立起了八旗军制,分别在军事,行政,生产各个方面分别确立职能。每旗麾下均有兵力七千余人,总计兵力六万多,俨然形成了不可抵挡之势。
明朝征讨后金之时,因国库空虚,力求速战速决。可此时后金的力量已经形成,一举歼灭难于登天。所以明朝一开始速战速决的初衷就是错误的,这种态度已经触犯兵家大忌,同时可能影响有些将领急功冒进,事实证明确实有所影响,故可以总结为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次,明神宗选将失误。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进军。四路大军分别是马林领一万五千余人,从北面进攻为一路;杜松率兵三万作为主力部队,从西面进攻;李如柏率两万五千从西南进攻;刘綎领一万人与朝鲜军会合,从南面进攻;后方增援部队,粮草供给,交通枢纽均布置妥当。看似滴水不漏的战略部署,却在四路大军如何互相响应与联系上并未详加说明。
开战在即,杨镐也并未对后金军可能如何迎敌做假设分析,也没有偶遇敌军后各路如何应对做指示。就这样,看似缜密的部署方案,实际已经把十几万大军推向分别对敌的境地,这一纰漏早已被努尔哈赤看出,于是他便做出,不管敌军几路来犯,我军均以一路应对的作战方针。
最终,浩浩荡荡的四路明军,被努尔哈赤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从战争爆发到结束,不到五天,大明军被后金军连破三路,死伤无数,杨镐不得不下令撤军。
第三,明军主力军,杜松率领的三万大军,贪功冒进,行军速度过快,脱离了其他军队,造成了孤立无援之势。努尔哈赤趁其他几路大军行军缓慢之机,集中兵力,攻击杜松大军,致使明军措手不及,援军又迟迟未到,瞬间陷入被动之中。明军将领杜松和其他主要将领均在战斗中阵亡,使得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马林率领的北路军在到达尚间崖时,得知西路军全军覆没,不战便惧三分,下令就地挖掘战壕做防御。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在大败西路军后迅速北上,迎击明军北路。明军在未探得后金军虚实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导致被后金军前后夹击,主要将领先后阵亡,眼看大军以难以抵挡金军进攻,死伤大半,总兵马林只得率数十骑逃亡。
连续退两路大军的后金军战斗力日盛,趁胜追击,快马加鞭迎击明军东路大军。刘綎率领的东路大军,由于消息闭塞,也并未收到坐镇沈阳的杨镐的任何指示,所以仍然按照原计划继续进军。努尔哈赤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故意布置埋伏,连续假败,让刘綎信以为真,火速开进。当刘綎的率先头部队到达阿布达里冈时,遭到后金大军埋伏,刘綎在战斗中阵亡。后续部队群龙无首,亦被后金军击败。
至此,四路大军,兵败三路,杨镐得知消息后,反应迟钝,也未对任何一路做出支援,急忙命令南路李如柏大军迅速撤退。李如柏接到命令后并没有对大军如何有序撤退做出合理部署,导致被后金军钻了空子,后金军在山上发出冲击信号并大声呼喊,明军被吓得惊慌失措,撤退阵列混乱无章,导致互相践踏,死伤千余人。朝鲜军队看明军溃败潜逃,于是便率领余下部队投降后金。后金不但没有怪罪反而盛情款待,并遣送回国,以示好朝鲜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明军萨尔浒之战的兵败是多种原因导致,并非只是分兵的失误。分兵只是为了提升明军的进军速度,十几万大军如果同时一路行进,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目标太大,军队阵型冗长。虽然可以集中兵力,但兵力极不灵活,遇见埋伏没有其他部队及时策应。分兵作战最重要的是各路军队要消息灵通,及时响应,互帮互助,决不可孤军奋战。而明军的分兵战事部署,正是犯了此之大忌,使得各路孤军作战,所以兵败是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