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字》。
黄帝打败蚩尤后,一统中原各部,但是各部之间都没有可以交流用的文字,为了促进部落之间的交流,黄帝就让仓颉创造一种文字。
仓颉跟正常人不一样,它拥有四只眼睛,被称为“圣人”,仓颉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变成,虫鱼鸟兽在足迹在他眼中都成为了一种象形字,创造汉字的那天,笔落惊风雨,字成泣鬼神!
汉字传承至今,历经了数千年的变迁,每一个汉字背后也都有一段故事,它们见证了华夏文明,亦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
步入清朝,汉字在多次简化下,基本上普及了开来,然而从未接触过汉字的英国人,却禁止中国使用一个汉字,这个汉字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这件事还得从胡米夏事件开始说起。
胡米夏是东印度公司派往广州通商的最高职员,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军工业、商业发展的非常快,急需扩展市场,“闭关锁国”的清朝拥有上亿人,市场广阔,只要能通商,必然能赚上一笔。
胡米夏给苏松太道道台吴其泰写信,要求通商,不过清朝一向自诩“天朝上国”,物产丰富,并不需要西方的洋货,吴其泰就拒绝了通商请求,还称呼他们为“夷”。
“蛮夷”常常都是指着落后、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在清朝人眼中,西方当时就是贫穷落后的荒芜之地。
这下外交失败,让胡米夏感到非常不满,回国之后,大肆宣传清朝如何如何盲目自大,如何如何贬低英国,胡米夏在英国掀起了一阵风浪,在史学界也有一些人认为,英国之所以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为了“教训”清朝。
但实际上,这只是英国一个堂皇冠冕的借口,英国为了打开清朝的市场,暗地里输送鸦片,鸦片摧残了人精气神,而且容易上瘾,当时人评: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林则徐奉命硝烟,因此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次鸦片战争的背后,也是英国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从而能够彻底进入清朝的市场,倾销、掠夺所有的资源,不管清朝有没有意识到这点,都力抗外敌,虽说最终失败,但没有成为殖民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彻底让清朝醒悟过来,但是林则徐和魏源已经看到了两国的差距,林则徐因为硝烟受到了处罚,他让次魏源继续编写《海国图志》,在书中,他就明确的指出了: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清朝帝王并没有认可这本《海国图志》,它成了一本并不畅销的地摊文学,日本一位商人买了一本《海国图志》回去,没想到这本书成了日本国的改革指导方策,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根基就是《海国图志》。
1852年,英国公使突然向清朝提出了一个抗议,这个抗议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英国公大使提出在任何中英文件中不能使用“夷”这个字。
这个抗议,让清朝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清为什么不能用“夷”,这个“夷”到底哪里有问题。
英国人认为“夷”是贬义词,在英国翻译中为“barbarian”,指没有文化的野蛮人。
由于胡米夏事件,英国人对“夷”非常抵触,看到文件当中有这个词,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认为清朝是在贬低他们,那么‘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夷”最早可见甲骨文,从大。从弓,它的形象是指一个人手持弓箭的人在外打仗,平定四方,《逸周书》中说:“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
手持弓箭打仗又是东方部落一个特征,所以“夷”也常常用来指着来自东方的人,《说文·大部》又云:夷,东方之人也。
随着时代的变迁,夷的用法也多了起来,在道家哲学概念当中,常用来形容捉摸不透。
《老子》第十四章写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英国人不懂中国汉字,他们也误会了夷,就连我们也是误会了“夷”两千多年,不过现在蛮夷都是指着落后的野蛮人。
一个“夷”就有这么多的知识,刻有汉字的魅力所在,一笔一画都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