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抄起笔开始行侠仗义,杜甫始终以感民间疾苦、挽大厦将倾的姿态蛰伏在人间,看着大唐帝国的一幕幕苍凉,写下诗歌圣坛的一篇篇经典。杜甫喜欢游浪四方,年少时曾经只身游历齐鲁和吴越各地,后来仕途不顺的他又遇上战乱流离,因此被迫奔逃避难。这些辗转兼采风的经历,为杜甫的创作积累下大量的素材。
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年迈的杜甫流落至重庆夔州境内,安史之乱留下的伤痛仍然深深体现在夔州百姓身上。要说这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已经够杜甫悲叹的了,可当他继续深入了解夔州时,却发现了更加难以容忍的事情。夔州满大街的都是美女,分外养眼,可一询问却都是未婚之人。在风月满庭的唐朝,美女竟然会嫁不出去,这是怎么回事?
经过了解,杜甫这才明白,原来夔州地区受战争丧乱影响而形成了男少女多的现象,而且此地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风俗是男主内女主外,男人只管在家憩息,而由女人出门打拼。纵然夔州美女多也无济于事,世俗的压力使她们只能放弃弄月侍花,转而投入肌肉劳动。杜甫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怜香惜玉,遂提笔写下一首经典。
《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杜甫共在这首诗中批判了两个现象。第一,战乱给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开篇前两句即是强调此事,杜甫看到夔州的女人头发花白、年龄到达四五十岁都还没嫁人,其原因就是由于男人被战乱耗尽。那么会不会是夔州的女人太丑而没人愿意娶呢?非也,杜甫在最后两句里采用反诘的口气说,如果说这里的女人天生丑,又怎么会出现昭君村呢?王昭君的故里就在夔州附近,所以杜甫才出此问。
杜甫第二个批判对象是夔州风俗,中间十二句皆言此事。男尊女卑、男逸女劳的现象在夔州十分常见,女人担负着养家和持家双重任务,承担着心理上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却依然只能充当男人附属品的角色,无法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何其心酸,何其可悲。
其中“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一句非常经典,将夔州女人的可怜可悲刻画到了极致,堪称神来之笔。这些女人到老了都是少女的打扮,因为她们从未婚配,心中仍然对此有所希冀,所以才会时时保持美的姿态。只可惜头发花白的她们虽然极力装扮成少女,却显得不伦不类,十分尴尬,不免令人更加同情之。
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早已古来有之,但在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联系战乱的因素。正是因为连年的战乱流失了大量男丁,使得男人分外珍贵,所以才在夔州地区形成了男人玩乐而女人干活儿这样奇怪的风俗。按照这么理解的话,杜甫总的矛头是对准唐玄宗和朝廷的这也是同时期很多文人痛心疾首之处,只不过杜甫写得更加真实,更加凄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