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九年(1139年),在山河交错的邵阳,一位知州怅然若失地向北望去。他遥想着故乡山川,回想起靖康元年(1126年)离家报国时的情形。那年金兵南下,北宋都城危在旦夕。就在这风云变幻、烽火四起的时候,他毅然告别了家人举兵勤王。
白驹过隙,时间一晃已过十余年。当年那位义无反顾踏上疆场的将军,已经成为了一介洪州观察使。在任上,他兢兢业业地治理一方百姓。可是他忘不了当年的部众,忘不了故乡的明月,忘不了汴京城下的耻辱。即便如此,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之下,他可谓壮志难酬。在这一年,沉积于心中许久的愤懑与忧愁带走了这位矢志报国的热血男儿。
这位郁郁而终的洪州观察使,便是八字军的创始人——王彦。
王彦,元祐四年(1089年)生于山西,年轻时性格豪放,喜读兵书。他父亲见其有着一腔报国的热血,便让他到京师的弓马子弟所去学习武艺。经宋徽宗本人亲自考察后,授予清河尉。后来,他被分属"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麾下。并追随种师道两次征讨西夏,且立有战功。
当金军于宣和七年(1125年)南下攻宋的时候,他的家乡和京师都是金人的目标。面对忠孝难全的抉择,他毅然离开家乡直奔汴京。因为忠义之举,他被当时的河北招抚使张所破格提升为都统制。靖康之难后,新立的南宋朝廷命令他率军强渡黄河,前往收复河南的新乡。
很快,王彦的决心影响到了更多人。许多抵抗金军的队伍前来投靠,八字军也随之壮大,一度达到十余万人。他指挥这些武装力量依山结寨,屡屡击退来犯的金军。就这般,王彦和他的八字军成为了悬挂在金军头上的一把利刃。为了除之而后快,金国召集了多名大将商讨对策。谁知在这会上,有一个首领跪在地上,带着哭腔说:“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听闻此事,金军决定偷袭王彦麾下各个营寨的粮道。令他们措手不及的是:王彦早早派人埋伏在了粮道两侧,那些想要偷袭的金军反倒被八字军偷袭了。
王彦
北上一年后即建炎二年(1128年),王彦重新与宋朝朝廷取得联系,希望朝廷北伐。此时身处南宋朝中的大将宗泽,也有北伐抗金之意。而且他也早已听闻王彦的名号,于是就写信给王彦,让他到开封府来商议北伐事宜。闻讯后,王彦立即率万名精锐从驻地南下回朝。这般规模的队伍,不可能不引其金人的注意。即便如此,金人只是派兵尾随而没动手。
可惜天不遂人愿,王彦刚到开封没多久,年老的宗泽便去世了。但王彦北伐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对朝中的大员们说:“两河忠义延颈以望王师,愿因人心,大举北伐!”可惜当时朝内主和派得势,他们早已派出使者去议和。而且因王彦言辞激烈,汪伯彦等人遂说不必觐见高宗了。
失望之下,王彦拒绝了朝廷许诺给他的官职。建炎四年(1130年),张浚将他和八字军调至川陕,准备与此地的金军进行决战。在富平战役前夕,王彦和曲端都力主屯兵自实以待来日。张浚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战事发展果真如王彦所料——兵败如山倒。幸好王彦因反对此事,被调到了后方,南宋才得以在此役后保留住部分精锐。
此役后,张浚上书请授王彦保康军承宣使,兼宣抚使参议。但是面对升迁,王彦再次推辞了。在他心中只有北上中原,才是如他这般武将所要做的事情。不过几番推辞之后,他依旧被调离了前线。绍兴五年(1135年),王彦改知荆南府,成为了一位地方官员。到任后,为了复原满目疮痍的荆南一地,他从四川买了近两千头牛给官兵用来耕种。又过一年,王彦被正式解除军职,脱离了自己付出一生的军旅事业。绍兴七年(1137年)由于受到弹劾,王彦遗憾地被贬并于两年之后病死任上。
王彦一心报国,却未能见到靖康之难得以雪耻,真可谓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在他身后,曾经由他一手组建起来的八字军并未就此落幕。南宋朝廷将八字军各部收为官军,交由刘锜指挥。在王彦去世后一年,于刘锜麾下,八字军以数千精锐抵御了金兵的再次南下。这帮志在报国的健儿们,用顺昌一战的胜利,告慰了旧将的在天之灵。或许见到此景,忧愤而终的王彦在九泉之下会露出些许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