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经过最后一个汉人孕育洗礼过的时代后,变得脆弱不堪,内忧外患的困境让它快要窒息了,这时北方女真的崛起更让它无所适从。
今日暂不论张献忠、李自成之人的劳功过失,只讲明朝在战争的最后时刻,究竟犯了哪些错才会让朱由检命丧歪脖子树。
在笔者看来,萨尔浒之战是大明衰败的起点和征兆,发生在万历47年的这场本应大获全胜的战役,结果却出乎所有明人的意料。
装备精良、人数占优的明军却被地方武装八旗军大败!努尔哈赤也在这以少胜多的典礼中名声大震,成为明朝的最大隐患。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它狠狠打脸大明,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失败的原因。
后人将罪名给了当时的明军主帅杨镐,责其无才无能、领导不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实的原因却另有隐情。
真正的问题不在主帅这,而在士兵这儿。
首先,朝廷长期拖欠军饷,大多数士兵早就不满。明军不仅军饷紧张,兵力还严重不足,但依然挤出数十万兵力赶往萨尔浒,形成敌少我多的泡沫排场。
再者,兵力质量经不住推敲。就像百年后八旗子弟一样,长期没有实战的明军士兵战斗力严重下降,所以数量的优势弥补不了质量的缺失。
最后,明军的步兵与满清的骑兵,机动性方面落后,兵种上就存在天然的劣势,所以明军就像麦子一样被清军的骑兵收割。
这本就是一场输赢参半的战役,但时人却难以看清。
还有一个问题,努尔哈赤是如何能够发展至此呢?这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李成梁,辽东总督,将宽甸六堡可以说是送给了后金,流民失所,诸多混乱。
前人努力守护的这个地盘,是为了守住大明的遛马场,守住这里,后金在辽东的骑兵优势就无法发挥。
当然,明廷的党争问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党派之间考虑的是怎样稳操胜券、坐稳位置而不是为国为民,所以陷害忠良、蛊惑皇帝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明的江山不是一天建立的,也不是一天丢失的,它犯了很多错误,但我们仍要记住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并从中获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