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最初的“马镫”应是为便于上马而发明,到晋朝双马蹬开始普及

最初的“马镫”应是为便于上马而发明,到晋朝双马蹬开始普及

从出土文物看,汉朝确实还没发明出来“马镫”。

没有“马镫”,坐骑上的士兵确实不好掌控马匹,保持平衡,也不便于“发力”,对作战肯定有影响。不过,敌人一方,比如善于骑马作战的匈奴,也没有“马镫”——半斤八两,双方扯平了。

“马镫”,从到目前的考古成果看,是中国发明的。

1958年,湖南长沙南郊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古墓发掘中,出土了一组青釉俑。其中的骑俑马鞍前桥左侧垂下一个三角形“马镫”。只有左侧这一个,右侧没有。可知,最初的“马镫”,应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便于上马而发明的。

1961年,历史学者杨泓在其导师夏作铭先生指导下,与武伯纶先生有一番关于“马镫”的公开讨论。这一讨论,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

美国学者在介绍李约瑟博士的相关研究时曾说:“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

骑俑和马镫

他还说:“只要我们想一想中世纪欧洲,我们眼前便出现身穿盔甲,手持沉重长矛和骑在马背上的骑士。然而,如果没有马镫,他们是不会那么神气的。因为没有马镫,负担如此沉重的骑手势必很容易跌下马来。中国人发明了马镫,使西方有可能出现中世纪的骑士,并赐予我们一个骑士制度的时代。”

即单侧“马镫”之后,属于东晋时期的“双镫”实物又在河南、辽宁等多地陆续出土。由此证明,“双马镫”,是此时重装骑兵得以出现的基础性条件。

至晚在商代,马匹,已经用来作战。但直至春秋,马匹参战都是用来拉车,即所谓“战车千乘”云云。

殷墟出土了商代战车。西周东周亦有战车出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孔《疏》云:“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这大约是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被载于史册的原因。也可知,赵武灵王很可能是从西域游牧民族学来骑术而在中土的“首倡”之人。

听苏秦的口气,六国时期的“单骑”已经不少了。可总体上,似乎连最有条件的秦国,马匹仍然“稀缺”。秦始皇陵俑坑出土有骑兵俑和陶战马,但数量相对“步兵”少了很多,而且主要还是“战车”形态。

汉代,有了“骑兵”这一独立“兵种”。显然,当时还没有“马镫”。这有咸阳杨家湾出土的汉代骑俑为证。

汉代骑兵俑

西汉的骑兵,装备很“简陋”,不仅没有“马镫”,也没有高鞍桥的马鞍,到了东汉才有。西汉骑兵的远射兵器,以弓矢为主,也使用弩,但因为没有“马镫”,使不上力,所以配备不了强弩。《汉书·韩延寿传》有这方面记述。

西汉,主要与匈奴作战。一开始,优势的天平倾向于敌方一侧。

不过,从晁错开始,就极其认真地按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研究制定不同的作战方略。至武帝一代,就基本完成了从车骑并用到以骑兵为主的作战方式。而且,“将帅奋勇,三军用命”,创造了不少典型战例。

元朔元年(前128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的十年里,西汉与匈奴有过若干次重大战役。双方参战的骑兵,常常接近20万骑。此时,西汉已有能力一次集结10万骑兵,元狩四年(前119年),随军参战的军马就多达14万匹。而且,此时的汉军骑兵,已具备了远程战略性奔袭的能力,可以实施大规模骑兵集团机动作战。

此时,仍有战车参战,但已仅作为营地保障、后勤运输等使用了。

骑兵成为汉军主力,从格斗兵器来说,主要以长戟为主,其次是矛(或铩)及刀盾,远射兵器便于骑马作战的较轻便的弓和弩。

汉朝极重视战法研究。以下战例,可大致看出汉军的“骑步协同”的多种战法。

元朔二年(前121年),李广率4000骑兵与4万匈奴骑兵相遇,李广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采用“圜阵外向”的临战队形,充分发挥远射兵器特别是步兵强弩之威力,成功抵抗了两天,终于等来援兵而解围。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段熲领兵与先零等族作战,逢于义山,“熲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熲驰骑于旁,突而击之,虏众大溃”。

至西晋,发明了“马镫”。东晋,“双镫”和高鞍普遍适用。再至南北朝,骑兵包括战马大都身披重铠了。此时。骑兵的主要格斗武器,也改为了“马矟”。魏晋时,已有“矟”这种骑兵兵器,但广泛使用,是在南北朝。同时,骑兵的远射兵器,也改为了强弓强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应是,战车,马而,强弩,作战,骑兵,兵器,骑士,马镫,晋朝,知识科普,战车,骑兵,兵器,赵武灵王,马匹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应是,战车,马而,强弩,作战,骑兵,兵器,骑士,马镫,晋朝,知识科普,战车,骑兵,兵器,赵武灵王,马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应是,战车,马而,强弩,作战,骑兵,兵器,骑士,马镫,晋朝,知识科普,战车,骑兵,兵器,赵武灵王,马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