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要向信息化要增长,向数据技术要效率。”今天(11月24日)上午举行的2022年天府数字经济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围绕“新形势下算力科学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了主题发言,谈及算力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作用,以及从算力向生产力转化面临的突出挑战。
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算力网络集聚多层次算力资源(包括网、数、边、联、云、技、端等),集中各类新兴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能够对数据感知、存储、传输、计算提供一体化服务。
陈鲸认为,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还面临智算算力比重还不高、算网协同机制不能精准应对算力需求的业务应用等现实问题。接下来,要加快从现有通信网络过渡到全新算力网,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更多探索。
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陈鲸介绍,算力时代有时代定律、增长定律和经济定律三大定律,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算力的作用。算力就是一种生产力,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科研范式,而且越来越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座。
随着底层技术的融合发展及加速成熟,其应用场景进一步从普通场景扩展到行业场景,算力预计每12个月就会增长一倍,这就是增长定律。此外,全国各个算力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算力规模尤其对制造、交通、零售、能源、农业等领域的经济产出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在陈鲸看来,算力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它所引发的数字化转型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算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向信息化要增长,向数据技术要效率”;其次,有助于破解传统产业增速缓慢的困境,进一步提高效率;再者,算力能推动科学研究向第四范式突破,基于大数据开展研究。
“算力网络能够使算力流动起来,就像四川的算力可以扩张到全球范围内流动。”陈鲸认为,算力通过网络输送到需要算力的地方去,进而提供更好的算力服务,将带动产学研用等各个领域价值的提升。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他认为:“大数据是燃料,算力是主体,算法是大数据的大脑。”算力和大数据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原料。而人工智能的进步又反过来给算力和大数据提供变革的推手。
更为重要的是,算力与应用的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里既涉及到传统行业金融、政务、制造、医疗、教育等,又包括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等,“数字化转型中产品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存储需要,将成为拉动算力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向生产力转化的挑战
“我国的智算算力比重还不高,异构算力的比例更低;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发展尚不能满足算力调动需求;算网协同机制不能精准应对算力需求的业务应用……”在陈鲸看来,算力向生产力转化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我国算力方面仍然存在这些现实问题。
他提及,特别是产业链企业要能够实现异构算力的调度,扩大整个产业的规模,通过建立算力交易平台和算力控制面,这是是算力消费方、提供方和运营方的工作。所以算力应用商店,还有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还在建设。
在陈鲸看来,要从现有通信网络过渡到全新算力网,实现算力运营、建立算力生态、提供算力服务。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更多探索。此外,数据中心的建设也不只是提供简单的算力服务,而是需要在算力服务、算法服务、数据服务等方面进行协同,并且深度协同智慧城市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等相关场景,更是需要生态开放合作。
“算力的核心在芯片,高性能芯片的应用和服务器部署是未来科技攻关的重点。”他指出,我们现在高性能计算机和其他算力中心都有很多,要坚持创新驱动、整合优质资源,加速推动高端芯片、核心算法等算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
陈鲸认为,东数西算四川节点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的重要建设内容,将推动我国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的快速构建。这里面涉及到促进算力网络资源区域联动、高速智能、绿色低碳,接下来要加快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