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宋仁宗:很多人热衷他的八卦,却不了解他的德政
公元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在东京福宁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54岁。
赵祯的离世对于满朝文武而言,是一件足以称得上是悲壮的事情,赵祯为政宽仁、励精图治,一生当中都在奉行仁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为数不多的好皇帝。在其任内,北宋王朝迎来了一段经济大繁荣的时光,享受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泰民安。
因此在皇帝驾崩后,经过群臣商议,人们为他确定了“仁”字这一谥号,史称“宋仁宗”。
“仁”字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卓越的地位,它是孔夫子的代名词,也是天下读书人奉行的最高准则。
在此之前,没有一个皇帝能够有幸获得这个谥号,而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统共只有四位皇帝获得了这个谥号,赵祯的名誉可见一斑。
中国人向来是很务实的,所谓谥号,简单来讲,就是为让干的好的皇帝名垂千古,干的差的遗臭万年,显而易见,宋仁宗是属于前者。
在取下这一谥号时,文武百官们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够让他的美名永远流传下来,直至千百年后。然而,此时的群臣大概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真正让人们了解宋仁宗的,却并不是通过他的仁义,而是通过他的八卦。
狸猫换太子的背后
宋仁宗最为广为人知的传说便是《狸猫换太子》的戏码了。
话说在宋真宗的皇后死后,当时两位宠妃刘妃和李妃都已经怀上了皇帝的骨肉。
眼下,谁能够生下一位太子,谁便能够继任正宫的位置,当时的刘妃担心李妃生下男孩,便伙同太监总管都郭槐立下计谋,等到李妃刚刚生子,便买通接生婆,将一只被狸猫,伪装成死胎,换下李妃生下的男孩。
单单是用只猫来换下太子是不可能的,谁也骗不掉,为此刘妃还下令,剥去这只狸猫的皮,血淋淋的,使人难以分辨。
刘妃的这一计谋,不可谓不歹毒,当宋真宗得知李妃生下一个像猫一样的怪物,大惊失色,登时将其打入冷宫,刘妃也藉此顺利登上皇后之位,至于李妃所生下的太子,刘妃则命宫女将其勒死掩埋,以此来瞒天过海。
但是负责执行这件事情的宫女心地善良,最终还是没能狠下心来,于是便将太子悄悄养育起来。
刘妃后来为了永绝后患,便设计处死李妃,幸运的是,在这一关头,太监余忠和秦凤冒死救出李妃,使其流落民间。
真宗晚年,狸猫换太子事件暴露,主角宋仁宗成功登位,后来,又在包拯的帮助之下母子团聚,真相大白。
在民间传说中,也正是因为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宋仁宗心存仁义,成为一代明君。
《狸猫换太子》并不是真实史料,而是出自于元代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的一则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妃”事实上是宋真宗的嫔妃刘娥的一个侍女李氏,由于被宋真宗临幸,意外怀下龙种。
后来为了使得这个孩子有名分,刘娥便将孩子收养,对外假称宋仁宗是自己所生,李氏非但没有被虐待针对,还母以子贵,一辈子衣食无忧,在临终前,作为一个小小侍女的她,还被破例封为宸妃,以嫔妃之礼下葬,其家人也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宋仁宗的登位非但没有阻力,反而是刘娥极力促成的。
宋仁宗登基以后,得知了真实身份,当时有人为了挑拨他和刘娥之间的母子关系,便谎称刘娥将仁宗生母下毒杀死。
对此,宋仁宗为了证明自己养母的清白,还曾经特地打开生母李氏的棺椁,开棺验尸,结果发现,李氏的尸骨非但没有中毒痕迹,还按照极高的礼遇,用很好的方式进行了保存,以至于去世一年之后,依旧栩栩如生,直到此时,谣言不攻自破。
开棺验尸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宋仁宗冒着被天下人唾骂的风险,证明了养母的清白,还生母一个安宁,最终大快人心。
与人们想象中的后宫明争暗斗不同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我们更能看到的是北宋宫闱之内温和的一面。
宋仁宗登基后,作为皇太后的刘娥虽然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仍然对其颇多照顾。
宋仁宗那时尚且年幼,刘娥垂帘听政,因此曾经有大臣给刘娥献上《唐武氏七庙图》,以此来表示支持刘娥称帝成为女皇,但刘娥对此勃然大怒,当众表示自己不能辜负先帝。
虽然刘娥与宋仁宗也有过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刘娥,宋仁宗在亲政时,所接手的是一个井井有条的朝廷,顺利完成权力交接。
宋仁宗和刘娥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留下一段佳话,甚至千百年后还在被人误解,但是,母子二人的相处却实打实地为北宋百姓留下一段太平治世。
宋仁宗的平易近人
在寻常人眼中,皇帝往往是高高在上、颇具威严的,然而,在宋仁宗身上,却从来没有这个特点。
宋仁宗一生十分谦和,无论是对待大臣、妃子亦或是下人均是如此。
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是郭皇后,但郭皇后是养母刘娥强塞给他的,宋仁宗对于这位皇后并不满意。
在当时,宋仁宗真正宠爱的是后宫的尚美人,这也使得郭皇后和尚美人之间关系愈发紧张,到了后来,两人甚至当着宋仁宗的面就吵了起来。
宋仁宗夹在中间想要阻拦,可不料这时的郭皇后突然伸爪想要挠尚美人的脸,误打误撞之下,一把挠在了宋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血印。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成为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在几百年来大概是头一次。皇帝在处理家务事上也能如此的狼狈,令人颇为意外。
宋仁宗也是男人,喜好美女,有一次,谏官王素曾劝谏他远离女色,听完以后,宋仁宗颇为为难,因为在刚刚前不久,大将王德用就送了一批如花似玉的美女给他,要是听了王素的意见,这批美人就得放回民间。
对此,宋仁宗直接向王素坦白:“王德用刚刚给我送了些美女,我很中意,不如这一次你就让我留下她们吧?”
没成想王素是个死脑筋,听到这句话当场拒绝,宋仁宗见王素执意如此,也没有犹豫:当场表示:给这些女子每人赠钱三百贯,送她们离宫吧!一边说着,一边还不争气地泪水涟涟。
皇帝当面哭了,饶是王素再怎么铁心也得掂量一下,最终王素服了软:“陛下既然知道远离女色,倒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可以过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
可宋仁宗的回复却相当有意思,说:“我虽然是皇帝,但是也是有感情的,如果相处久了,也不舍得她们,还不如就现在送走。”
宋仁宗的一席话听得王素钦佩不已,这件事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宋仁宗的脾性。
宋仁宗的仁慈善良,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不少发生在宋仁宗身上的小事,有一次,宋仁宗在吃饭的过程中,意外从饭菜里吃到一粒小石子。
吃饭吃到石子,换到谁都不会高兴。
然而宋仁宗却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告诉身边的随从,千万不要泄露消息,别让厨师因此而受罚。
宋仁宗在个人享受方面也是十分的克制,有一次,有臣子给宋仁宗进献了奇珍异草,宋仁宗却十分不满,表示:“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草木虫鱼之异,焉足尚哉。仍戒州郡,自今无得以闻。”
我一直以来都是以百姓丰收为珍贵,获得贤臣为宝物,至于这些奇珍异草,宫里有,够我用就行了,今后各州郡不要再进献这些物品了。
还有一次,宋仁宗深夜饥饿难耐,想吃一口烤羊,但却死活不愿意开口要,有人问他为何,他便回答道:“皇宫里每样东西都是有时间的,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特殊订制,如果我每晚都要吃烤羊,那无异于是杀生害物。”
宋仁宗在军事上的成就并不出众,但是他却凭借着仁德真正意义实现了降服海内,威震四方。
嘉祐二年(1057年)秋,北方辽国曾派使者想要求宋仁宗的画像,带回辽国。
当时不少大臣担心给出宋仁宗画像会被施以巫术,但宋仁宗却对此不屑一顾,十分大方的将自己的画像赠送给辽朝。
当时辽国的皇帝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在见到画像后,他曾经“惊肃再拜”,说:“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如果我生活在中原,大概就是个为他牵马执鞭的一个都虞侯罢了!
励精图治,广施德政
宋仁宗尊重人才,爱护百姓。宋仁宗有位宰相叫作韩琦,有一次韩琦与宋仁宗一起在春日出去游玩,在此期间韩琦做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话叫作:“二十年前曾侍宴,台司今日喜重陪。”这句话在当时被人抓住了把柄,认为是在讽刺宋仁宗沉迷享乐,闹得沸沸扬扬。
可人家宋仁宗在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表示在意,反而夸赞韩琦的诗作得好。
宋仁宗另一个重视人才的案例便是重用包拯,包拯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与民间传说大体上相符,他性格刚毅、刚正不阿,甚至连皇亲国戚都要害怕他。
包拯因为敢于直言得罪过不少人,但是,唯独宋仁宗对其爱护有加。
有一次,宋仁宗想把当时的皇丈张尧佐提拔,任命对方担任“宣徽使”一职。张尧佐是皇帝的家人,当这一消息传出以后,满堂文武都十分默契地选择沉默,毕竟皇帝照顾自己家人,举贤不避亲,臣子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谁知,包拯在这时却突然站了出来,直言此举于国于民,没有益处。当着众人的面,包拯对着宋仁宗一顿大喷特喷,甚至由于情绪激动他的唾沫都喷到了宋仁宗的脸上,但宋仁宗还是不敢叫停,他连擦脸都不敢,继续听包拯进言。
直到包拯说完以后,宋仁宗才擦了擦脸,同意不再任命张尧佐。
包拯和韩琦不是个例,事实上,宋仁宗有过恩惠的臣子,绝对不在少数。正因如此,宋仁宗一朝才聚集了一大批能臣干将,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庆历新政”。
宋仁宗时期朝廷土地兼并严重,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层出不穷,再加上贵族盘踞,整个国家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宋真宗时期这一问题就已经十分明显,但是,要想改革势必要损伤公卿大臣的利益,因此,宋真宗至死都不愿意尝试。
任谁也没有想到,到了一向善良的宋仁宗登台,他却顶住了压力,强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
在新政中,宋仁宗改良科举法,减轻徭役,极大的缓解了国家的财政状况,然而,此时的宋仁宗还是低估了官僚集团的实力。在“庆历新政”推行过半时,贵族官僚对改革进行了联名抵制,放逐了诸多改革重臣,最终致使这场改革以失败告终。
宋仁宗虽然从根本上宋仁宗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终其一生,都在为了缓解北宋的困境,致力于修修补补,尽全力推进利民政策,使得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均得到了飞速提升。
“庆历新政”固然失败,但宋仁宗的功绩,绝对不能被轻易抹除,他的存在为北宋王朝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只可惜历史大势滚滚向前,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轻松扭转的。
公元1063年,在登基四十二年之后,宋仁宗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仁宗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
当消息传到辽国时,甚至就连“燕境之人”也“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哀恸道:“(宋仁宗)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为宋仁宗修建衣冠冢,世代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