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共有108位,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
在初登梁山时,梁山好汉们哪一个不是意气风发,野心勃勃,期待着和兄弟们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
后来梁山逐渐壮大,声名鹊起,鼎盛时期连朝廷都要忌惮,兄弟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恣意快活。
可是到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再不复当年荣光。
大奸大恶之徒未得恶报,忠义之士不得善终,聪明人反被聪明误,世事总无常,梁山好汉的结局令人唏嘘。
往事种种,不过大梦一场空罢了。
回看一百单八将的悲惨结局,谁能够明智地抽身局外?谁又是清醒的聪明人?
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那就是“混江龙”李俊。
混江龙“李俊”
李俊是何许人也?
他原是扬子江上的一个艄公。
正因是个艄公,所以水性极好,才被人称为“混江龙”。
但是,可不是水性好就能叫“混江龙”的。
这“混江龙”名号,有两个字有点意思,一个是“混”,一个是“龙”。
怎么就有意思了呢?
提到“混”,即刻联想到混世大魔王,而提到“龙”,那就必非等闲之辈。
一般人还真担不起“龙”这个名号,像李俊的好兄弟童威、童猛,一个叫“出洞蛟”,一个叫“翻江蜃”。
他们二人水性肯定也是极好的,却还担不起“龙”字。
一个艄公有“混江龙”这样的名号,那肯定不是江湖宵小自吹自擂,绝对有点名堂才敢把名号叫得这么大。
李俊确实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艄公,他和童威童猛一起贩卖私盐,乃是一个盐枭。
饮食生活不可一日无盐,李俊的手中,不仅是握住一条源源不断的生财路子,还掌控了一方百姓的生活。
你说李俊能没有威望吗?
揭阳岭上,李俊和好兄弟催命判官李立共同管制,堪称占岭为王。
揭阳三霸,李俊赫然在列,除了李俊,还有穆弘兄弟,张横兄弟。
这都是不好惹的主儿,但是李俊在这三霸之中,俨然是占据大哥的地位,穆家兄弟和张家兄弟都对他十分敬重。
李俊能在一方混得这么好,威望这么高,肯定是个有手段的人。
除了手段,疾恶如仇、是非分明、讲义气、做事谨慎、识时务这些性格特点也是李俊令众人追随的原因。
李俊不是被逼上梁山,而是追随宋江上的梁山。
李俊为什么要追随宋江呢?
那是因为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气非常大,受到很多人的钦佩,其中就包括李俊。
当时宋江被刺配,正好路经李俊所在的揭阳岭。
李俊听闻“及时雨”宋公明,要过此处,早早带人在揭阳岭等候。
谁料李俊等了许久,却不见宋江,只好失望地回到揭阳岭上,却发现好兄弟李立已经把宋江用蒙汗药药住,正磨刀霍霍—李立不知道宋江的身份。
李俊大吃一惊,连忙救下宋江,宋江得知一切后非但没有怪罪李立,还不计前嫌与李俊结拜为兄弟。
后来,宋江又遭到不知道他身份的穆氏兄弟和张横的迫害,又是李俊伸出援手,宋江再度获救,并与穆氏兄弟等人化解恩怨。
李俊既然与宋江结拜,又看到宋江确实如传闻中的那样忠厚,钦佩之情日盛。
所以后来宋江题反诗遭捕,梁山好汉们劫法场,李俊也参与其中,并且在事后随宋江一起上了梁山也就顺理成章了。
上不上梁山,是李俊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选择。
不上梁山,李俊也是地方一霸,小日子过得很滋润,追随宋江上了梁山,前途不知,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可当他见到那些为了宋江劫法场,痛打狗官的梁山好汉时,李俊仿佛重获新生了一样。
李俊的骨子里就是一个疾恶如仇、是非分明、忠肝义胆的人,看到这些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们为了兄弟劫法场时,李俊感觉到人生就当如此快意恩仇。
惩恶扬善,替天行道,这八个大字哪个江湖好汉听了能不热血沸腾?
这也正是李俊一直期盼的。
跟着这样一群人,怎么会没有发展?怎么会没有未来?
李俊决定跟宋江上梁山,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梁山也没有辜负李俊的期望,一路壮大。
当宋江稳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的时候,李俊也成为了梁山水军中的第一头领。
从征战祝家庄、高唐州,攻打大名府、三败高俅再到征讨四寇,李俊立下了汗马功劳。
建国称帝
梁山有那么多好汉,说实话,在其中,李俊不算名气大的,也不算最特殊的。
李俊对应“天寿星”,在梁山好汉中名列第二十六位。
那为什么偏偏他就值得一提呢?
这是因为李俊称帝了。
读过《水浒传》的人马上要跳脚了,谁说李俊称帝了?连梁山头把交椅宋江都没敢有过这个想法。
但是仔细看标题,这个李俊是在海外建国称帝的。
那么海外是哪里呢?
李俊称帝的地方是暹罗国。
原来,李俊在平定方腊之后,没有跟随大军回朝,而是回到了太湖捕鱼为生。
然而常州太守对渔民处处勒索压榨,渔民的日子更不好过。
于是,李俊决定带领兄弟们去海外寻找出路。
他们一路漂洋过海,最终选定了一个岛屿金鳌岛,但是暹罗国的国王却前来抢岛。
李俊反攻至暹罗国都城,暹罗国国王一看实在打不过,选择了和亲,把公主嫁给了李俊,后来李俊才慢慢当上了暹罗国国主。
再后来,还有不少梁山好汉前来投奔李俊,李俊甚至救了被金兵追赶的宋高宗,获得了册封。
李俊是在平定方腊后称病归隐的,与童威等人远赴海外后,成为了暹罗的国主。
说到称病归隐,就不得不说李俊是一个很理智的聪明人。
李俊根本没有病,他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是在早早地谋划自己的退路。
一开始,李俊追随宋江上了梁山,是要轰轰烈烈地干一场的。
梁山实现了李俊的这个愿望,越做越大,好汉们恣意快活,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痛杀狗官,惩恶扬善,替天行道,备受拥戴,后来连朝廷都要忌惮三分。
朝廷几次三番派兵,意图剿灭梁山的这伙“贼寇”,可都没有成功,反而使得梁山威名更大,内部更加团结。
落草为寇到这个地步,千古未有。
可是宋江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朝廷对梁山共计进行了三次招安,宋江一直是劝兄弟们接受的。
宋江本人一直都在给兄弟们灌输招安的思想,接受招安,洗清罪名,光明正大地生活,还能为朝廷做事,这是梁山泊最好的归宿。
然而梁山内部一直有反对的声音。
梁山内部反对招安的大体就分为两大派别,一类是如豹子头林冲这样的,领教了官场的黑暗,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人。
他们厌倦了官场,唾弃官场甚至是痛恨官场,所以坚决反对招安。
另一类就是像李逵这样的土匪。
李逵凶狠残暴,犯下了很多血腥的罪过,这样的人在梁山上都已经受到拘束了,你让他到官场上去,条条框框岂不是要拘死他,所以他这类人也反对招安。
而李俊呢,他并不单纯地属于这两派的任何一派,他两边都沾点。
李俊本就是乡野里桀骜不驯的人,他也不想受拘束,尤其是朝廷的拘束。
朝廷的官他看不上也不想去做,李俊恨贪官,恨官场的黑暗,这从他反抗朝廷去劫宋江的法场就能看出来,这是他疾恶如仇的本性。
梁山被朝廷招安后,为朝廷南征北战,损兵折将,大半梁山好汉战死在战场之上。
抗击辽国,征讨贼寇,梁山好汉们做的是保家卫国的事。
但是朝廷是怎么对梁山的呢?
一开始,朝廷对梁山是不得不去拉拢,后来,梁山损兵折将逐渐败落,朝廷的丑恶嘴脸也就露出来了。
说起招安梁山,真是一招好棋。
让梁山替朝廷去征讨其他的贼寇,更是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朝廷的正规军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天下的贼寇倒是被清理了。
贼寇们被剿灭,梁山一路损兵折将,实力大不如前,只有朝廷受益。
朝廷是什么丑恶嘴脸呢?
梁山在外面被叫成好汉,但是在朝廷的眼里,那从始至终都是一窝强盗。
没人看得起梁山,只把梁山当作打仗的工具。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当天下无贼之时,贼就在梁山。
宋江被奸臣一杯毒酒轻易送上黄泉,就是朝廷对梁山态度的最好反应。
而李俊呢,说他是个聪明人,就在于他洞察了这一点。
平定淮西,李俊堪称头功,然而当梁山军凯旋之时,却连东京城的城门都进不了。
征讨方腊时,李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诈降打入敌人内部,和梁山大军里应外合。
在李俊的一把大火中,梁山军破城而入,获得胜利。
但,李俊没有选择跟随梁山大军回朝听封,反而带着童威、童猛回到了太湖。
李俊立下如此功勋,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这点是很难得的。
李俊早就意识到,梁山已经不是从前的梁山,不是自己心中的梁山。
在征讨方腊,无法攻下苏州时,李俊曾带着童威童猛来到太湖打探消息。
就是这次经历,李俊认识了费保。
当李俊在太湖边听到费保说出:“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时,李俊悟了。
替天行道的梁山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剩下的只有是朝廷灭贼工具的梁山。
回朝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是时候退出了。
梁山聪明人
在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李俊被普遍认为得到善终的人,是梁山的聪明人。
但大家都知道,提起聪明人,那当数梁山中最具才智的军师吴用,他的绰号就是“智多星”,更有人叫他“赛诸葛”。
吴用此人,文韬武略皆通,足智多谋,正是在吴用的出谋划策之下,晁盖才成功劫取了那整整十万贯的生辰纲,他的智计后面为梁山建立的功劳更是不胜枚举。
然而关于李俊的聪明才智,《水浒传》中似乎着墨不多,甚至很多人都对他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像吴用这样智计无双不一定就是聪明人。
这里的聪明不是指才智,而是明智。
有才智的人很多,但明智的人却难得。
吴用被称为“赛诸葛”,但是他的结局是什么?
一根绳子,自缢而死,随宋江去了。
吴用智计无双,难道没想到梁山军回朝不会有好下场?难道不能为自己想出一条退路?
吴用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他就是情愿追随宋江而去。
而真正的诸葛亮,也是为了刘备的大业,夙兴夜寐,积劳成疾,最后病死五丈原。
他们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才智过人,可却逃不过“情义”二字。
李俊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才智过人的人,但是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明智人。
一开始,他想要的是快意恩仇,惩恶扬善,替天行道。
当看到梁山变味了,沦为了朝廷工具后,李俊选择了退出,为自己谋一个好下场。
他选择了回到太湖,带领童威童猛和费保等人造船出海,另寻一片天地。
回朝的梁山军果然没有得到好下场,而目光长远的李俊正是凭借对时局的精准把控,才当上了暹罗国的国主,甚至后来还意外救了宋高宗,获得了册封。
才智过人的人不一定就是聪明人。
常言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有些人聪明一世,结果却反被聪明误,落得个凄凉结局。
有些人为了情义,纵使知道已入死局也不回头,有能力抽身而出也放弃,甘愿为一人付出生命,这是义薄云天。
这不能说他们不聪明,只是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如诸葛亮、吴用一样,士为知己者死,追随旧主,甘愿付出生命,那是求仁得仁。
如李俊这样,知道梁山即将走向覆灭,回朝结局凄惨,选择了中途退出,求一个好下场,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智慧。
事实也证明,李俊对时局的把握是很准确的,他对自己未来的尝试也是很有眼光的,后来他出海,成为暹罗国主,还受到册封,都说明李俊不仅是个聪明的人,更是个明智的人。
聪明与不聪明,没有高低之分,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追求,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可能不会得到最好的收场,但一定是自己没有遗憾的结局。
吴用对宋江无怨无悔地追随值得歌颂,但李俊的明智也值得学习。
参考资料:
《水浒传》《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