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自成进北京时,城门到底是谁打开的?怎么都赖这个太监

李自成进北京时,城门到底是谁打开的?怎么都赖这个太监

明朝灭亡之后,统治中国的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朝。但是,明朝却不是由清灭掉的。李自成的起义军势如破竹,攻破北京城,逼迫崇祯上吊自杀,才让立国两百多年的明朝灭亡。清朝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又将李自成打跑。为了笼络人心,清廷还下令为崇祯发丧三日。

北京本来城高水深,自古就是兵家重地,还是几百年的都城,农民军一时也难以攻破。崇祯帝也准备坚守,等待各地的勤王之师。但各种史料中都明确写到是有人打开城门迎接了李闯王。那么问题来了,李自成攻进北京之时,到底是谁率先打开了城门?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太监王相尧开德胜、阜成二门,王相尧开宣武门,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成国公朱纯臣开朝阳门,“奸民”开德胜门,太监张永裕开朝阳门等等说法,但最流传最广的是曹化淳开广安门。

在冯梦龙《甲申纪事》中就提到王向尧献外城:“十八日上午,大雨。雨止,贼急攻彰义门。门忽启,或云大珰王相尧实揖之。官军鱼鸟散,贼遂薄内城。”

清初无锡人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提到“一云张缙彦坐正阳门,朱纯臣守齐化门,一时俱开。二臣迎门拜降,闻城中火起,顺成、齐化、东直三门,一时俱开。贼先入东直门。”

各种资料繁杂,但还是那句话,说得最多的还是曹化淳打开的城门。其中《明史纪事本末》、《国榷》、《明通鉴》以及我们上面提到的《明季北略》也列举了这个观点。可是,曹化淳虽然是个太监,是后世人看来最差和最不耻的职业,但开城门投降这个锅甩给他实在是冤枉。

《明史流贼传》中就明确写道:“日暝,太监曹化淳启彰义门,贼尽入。” 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贼攻西直门,不克,攻彰义门,申刻门忽启,盖太监曹化淳所开。得胜、平子二门亦随破。”

要说为什么冤?首先说曹化淳这个人的经历。他是12岁的时候进宫做了宦官。陪侍的是信王朱由检,因为受到司礼太监王安的赏识而被视为心腹。但是,王安在与魏忠贤的斗争中失利。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曹化淳也被贬至留都南京。

朱由检继承皇位,做了崇祯皇帝,曹化淳才有了出头之日。他的地位节节高升,直到崇祯十一年,曹化淳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这是他的人生巅峰,也是权力最大的时刻。但是他当年就提出了告老还乡,第二年崇祯准奏,曹化淳离开了北京。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清军入关等一系列事件被称为甲申国难。但此时的曹化淳已经家乡呆了六年时间,又怎么可能施展分身术,跑到战斗最前线去开门投降呢?

不光如此,当曹化淳听说清廷为崇祯发丧,并且移师北京之后,他马上动身前往,并且向清廷提出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多尔衮为了拉拢人心,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任命他为内官监冉肇负责督办这件事。

就在此时,顺天府杨博,宛平杨时茂向清廷参奏曹化淳,说他早已勾结李自成,“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

曹化淳赶紧上书辩白,尽管当时的条件,拿不出视频证据,但他一直呆在老家,人所尽知。所以清廷也驳回了弹劾,:“曹化淳无端抱屈,心迹已明,不必剖琛,该部知道。”

不过,曹化淳开门投降的说法就越演越烈,一时传为街头巷尾的谈资。他也听说了这些野史留言,想到自己就将以这种方式留在历史的舞台上,非常难过。为了表明心迹和证明清白,他将掌权时期的重要资料清理成册,并在去世前夕写下《被诬遗嘱》及《感怀诗》四首。

其实曹化淳在历史上真不算是一个坏人,他是太监中对东林党人比较同情的,也在魏忠贤倒台后清算了很多起冤案。更惊讶的是,他在内廷苦等了那么多年,却只担任一年大太监后就告老还乡。晚年他最担心的事就是自己的名声,他在《忽覩南来野史记内有捏诬语感怀》中表达了这种忧伤:“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参考资料:《明史》、《明季北略》、《明史流贼传》、《明史纪事本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城门,崇祯,投降,李自成,明史,明季北,王相尧,曹化淳,北京,清廷,消息资讯,李自成,张缙彦,王相尧,曹化淳,太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城门,崇祯,投降,李自成,明史,明季北,王相尧,曹化淳,北京,清廷,消息资讯,李自成,张缙彦,王相尧,曹化淳,太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城门,崇祯,投降,李自成,明史,明季北,王相尧,曹化淳,北京,清廷,消息资讯,李自成,张缙彦,王相尧,曹化淳,太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