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抢占未来产业|如何定义未来产业?

抢占未来产业|如何定义未来产业?

【编者按】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近来,上海、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力图增强发展动能,重塑区域竞争优势。

关于未来,充满着种种可能,何种产业才能堪称未来产业?如何才能为在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澎湃科技联合上海中创未来产业研究院特推出“抢占未来产业”专题报道,将通过一线调研等方式深度解读关于未来产业的多个关键问题。

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由当下尚未成熟的技术突破驱动、将可能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未来产业是大国博弈的竞争焦点,也是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美国、欧盟、日本等国近年均出台重磅的产业创新战略,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从中国国内来看,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了未来产业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相关要求。自2022年10月上海出台未来产业行动方案以来,全国各地对于未来产业的关注度进一步升温,浙江省、南京市相继发布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国家工信部也明确提出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一时之间,未来产业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呈现纷纷布局抢滩之势。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各方对未来产业的概念内涵还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也缺乏普遍性共识,对于未来产业趋势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发展未来产业的路径也在探索之中,这对各地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尝试着对未来产业进行剖析和解读,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要布局未来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既是把握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人类历次工业革命的历程来看,都是科学革命引发科技革命进而推动产业革命,谁能率先引领科技革命,谁就能够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占据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产业更迭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蒸汽时代”,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纺织业、钢铁、运输业的发展,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和世界霸主。

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器开始替代机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出现,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轮船、飞机相继发明,也推动了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德国成为制造强国,美国实现加速崛起。

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出现,也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呈现各个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有所衰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育种、深海空天、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孕育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在这些新兴领域布局,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从国内来看,通过多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巨大能量释放,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从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向创新驱动。时代呼唤更多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在中国本土诞生,而不仅仅是在世界的科技竞争中一直扮演“模仿”与“跟跑”的角色,这既是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目标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国复兴引领的必然使命和客观规律,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影响全面爆发之前我们能够占据先机、形成优势,把握战略主动。

未来产业的五大特征

——未来产业既不是现有产业的简单升级版,也不是完全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判断未来产业的核心标准,“技术的前沿性、需求的突破性、影响的颠覆性、价值的战略性和前景的爆发性”构成了未来产业的基本特征。

到底什么是未来产业,目前社会各方理解存在巨大差异,有人认为未来产业就是现有产业的升级版,“今天”产业的“明天”就是未来产业、当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未来产业;也有人认为,未来产业之所以称之为未来,那一定是还看不见、看不清的产业,如果是现有的、能够看的清楚的产业,那一定不能叫未来产业。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可能都有失偏颇,什么是未来产业?核心标准或者说可以依赖的分析工具,比较有效的应该是技术成熟度曲线,常规可以借鉴的就是著名的Gartner曲线,根据Gartner曲线,在技术萌芽期和导入期的领域可以认为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根据技术成熟阶段的不同,在技术萌芽期的领域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可以形成产业化的领域(比如侵入式脑机接口、核聚变等),而在技术导入期的领域可能是未来10-15年就有望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

同时,未来产业还具有一些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把握有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和区分未来产业,有利于各地在选择未来产业方向时提供参考:

一是技术的“前沿性”,未来产业是技术和市场都尚未成熟的产业,目前市场上没有公认或既定的技术标准,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或迭代,而是传统技术路线的替代和创新范式的革新;

二是需求的“突破性”,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需求,代表了人类对智能能力、生命质量、资源利用、空间拓展更具“极限突破性”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需求升级和线性迭代;

三是影响的“颠覆性”,未来产业是对传统技术领域和技术路线的颠覆,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变革性影响,颠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革命,而是会带来社会变革的领域;

四是价值的“战略性”,未来产业涉及的领域在国际竞合中具有战略意义,代表了新赛道的开辟,将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决定国家产业地位更迭变迁,对各国全球领导权和话语权争夺具有战略意义;

五是前景的“爆发性”,未来产业一旦技术成熟会形成效益产出的显著爆发力,将促进围绕前沿技术领域的新兴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对经济、生活、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广泛带动作用。

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同

——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并非一个概念,核心区别依然在于技术成熟度和产业成熟度,三者在技术进步方向上一脉相承,但技术的前沿程度不同;三者在当地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阶段、支撑程度和战略价值上的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我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当时世界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动能衰减,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提出要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应对危机、积蓄动能,并于2010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作为当时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2010年的3%左右提升至13%以上,部分领域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先导产业则是在各地产业规划中比较常用的概念,如上海“十四五”先进制造业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3+6”产业体系,其中3就是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6大战略集群的分支,是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实力壮大方面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的产业。应该说,先导产业不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处于一个维度对产业领域的划分,是政府产业规划部门主观上对产业地位与作用发挥的一种期待或者说定位。

从历史进化的视角看,当初谋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今天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初衷是一致的,当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已经成熟的传统产业来说,也带有一定的“未来色彩”,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昨天的未来产业”

但是从当下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今天所讲的未来产业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阶段的差异,未来产业是处于更加前沿、技术处于更早期萌芽阶段的产业,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技术路线也相对清晰,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规模,两者的技术成熟度和发展阶段不同;

二是地位作用的差异,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而未来产业还需要前期的引导和培育,还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地方产业实力的支撑,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布局前沿、积蓄力量、孕育突破、引领未来。

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尽管有差异,但存在一定的延伸和根植关系。未来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中技术更加前沿、尚未成熟,技术路线有望颠覆变革的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分支,而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比如超大模型计算,是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比如通用AI是AI通过技术的创新突破赋能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再比如合成生物虽然很早都存在,但是未来产业领域中强调的合成生物在技术方向上是不同以往的)。

因此,我们谋划未来产业,要有历史联系的视角和思维,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完全替代,又出来一套新的产业提法,而是在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上,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向更前沿的领域进行及早布局和谋划,以培育未来的潜力产业领域,积蓄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各地在布局未来产业的时候,要处理好和现有产业的关系,在推进时序、资源配置方面做好统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