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记载了很多群体事件的《徐霞客游记》,在明朝是敏感书籍|文史宴

记载了很多群体事件的《徐霞客游记》,在明朝是敏感书籍|文史宴

“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此言也可用于中国17世纪的地理学家徐弘祖身上。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生于长江岸边的苏南江阴。

二十六年,行程两万余里,遍及十六省,大半个中国,留下五十万言游记。甚至已有学者提出“徐学”的概念,专为研究徐霞客和他的游记,地理的、历史的、民俗的,甚至文学的……

“异类”徐霞客和他的著作

他昏昧柔弱,“口不能道”,可一旦和他“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又突然能言善辩

1640年冬,云南丽江,一位年过半百的瘦削老人,身患重病,他已停止了万里远游,在这里停留了一年。西行的夙愿仍未完成,也就此结束。

由敬重他的丽江土司派人护送,他被抬上滑竿送回几千公里之外的江苏江阴。第二年正月,在新年的喜庆中,他悄然离世。这一年,他 54岁。

弥留之际,他将毕生心血凝聚而成的游记手稿交给好友、家中塾师季梦良,托他代为刊印。死前,还紧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1587年,一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出生于江阴的一个没落大家族。幼年的他,喜读《山海经》等地理、探险之类的书籍,他的族兄徐仲昭说他“性酷好奇书”,若是“囊无遗钱”,就卖衣服换来。

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

称其为地理学家,是现代地理学界的推崇。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异类。科举入仕,是那时读书人的价值观和毕生追求的目标,但徐家祖上几代人屡次科场不第,到徐霞客时,家人已心灰意冷。他仅参加了一次失败的科考,从此便与科举绝缘,终以丈量山海走完54年的人生。

在给好友陈继儒的书信中,徐霞客模仿司马迁《报任安书》,以《致陈继儒书》自陈心迹,“恨上无以穷天文之杳渺,下无以研性命之深微,中无以砥世俗之纷纭”,天文、儒家义理都不是他所能及,世俗纷扰更令他痛苦,只有高山峡谷之间,他愿意目测步量,发誓“漫以血肉,偿彼险峻”。

因为不容于正统,《明史》中没有给他立传。倒是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写下一篇《徐霞客传》,为我们刻画了这位地理学家的地理天赋。

他昏昧柔弱,“口不能道”,可一旦和他“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他又突然能言善辩;他平生未写过华丽的文章,但“行游数百里”,能“就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记录所见。如同记账目,如同高手画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始于51岁的“西游”,才算真正的一次地理考察,义无反顾,他让仆人把掩埋自己的铁锹都带上了

“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没能恪守。还在年少时,他已去过家乡附近的太湖等地,但没有留下游记。他父亲早逝,但有老母在堂,不得远游。后来母亲鼓励他实现平生志向,于是,徐霞客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出游。

“游必有方”,却是一直坚持到母亲去世。从28岁(1613年)开始,他每年春草初萌时出发,秋叶染霜时归来。每次行前规划好路程、时间,与母亲约定好期限,至期必归,也不忘带回一些奇石作为给母亲的礼物。

而每次回家,母亲乐于听他讲述沿途见闻,也成为对一个志在记游四方的儿子最大的鼓励。

但也正因此,在这一阶段(1613—1633年),他还不能称为探险家或地理学家,而更像一个游客。从浙江天台山开始,他依次游览了雁荡山、武夷山、庐山、黄山、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诸名山,前后二十年,却仅有游记5万字,全书的十分之一。许多他向往已久的地方,因为路途遥远而作罢。

母亲去世后,他在家守孝三年。此后几年,他的二子也相继成婚,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均已尽到。而他自己已年过五十,时日无多,遂决意西游,实现平生夙愿。

徐霞客旅行线路图

1636年,在他51岁时,与家中的顾姓仆人和僧人静闻,从江阴出发,开始了向西南边地的万里远游。为表示义无反顾,他让仆人把掩埋自己的铁锹都带上了。

僧人静闻欲登佛教圣地、云南大理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于是他们一主、一仆、一僧,跋涉于浙江、江西、湖南的山山水水中。有时行走山路,也会雇挑夫、轿夫。因为与以往短期出游不同,这次徐霞客带了很多书籍、行李。

静闻于衡阳遇劫匪受伤而死,徐霞客与顾仆继续西游广西、贵州,直至云南丽江。这次游历(1636—1639年)才算是一次真正的地理考察。许多蛮荒之地,甚至无人曾踏足,他们的到访,不能算后无来者,应当是前无古人。

旅途:他们带着铁锅,常买来米粮蔬菜鱼肉,自己做饭

清初学者潘耒在为《徐霞客游记》作序时,说他“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食”。

他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把高峻山岩当作床席,用溪水饮食沐浴,把山中猴猿当作伴侣。晚上投宿,或被拒之门外,或“猪圈客铺,共宿一处”。在九嶷山三分石,甚至于寒冬之夜、风雨交加中在山顶淋雨一晚。

寺庙屡屡出现在徐霞客的游记中,他去寺庙,不仅仅是他“意趣所寄,往往出入释老仙佛”,更为现实的原因是,作为一介布衣的他,往往要借住寺庙并寻求向导。那时的寺庙,还会为远行者提供一个住处,奉上一顿斋饭。

张勇在《徐霞客旅行中的食宿问题研究》中统计,徐霞客西行中一半以上是住寺庙,其次为旅店、民家。只是从东边的江浙到西南的云贵,越来越偏远,旅店越来越少。还好在云贵一带,因为朋友的推荐,他结识了一些当地官员,得到礼遇,可以住官署、驿站,甚至征用民夫。

徐霞客楚游(湖南游)线路图

他们旅途中不仅在固定的饭馆、酒肆吃饭,还遇到了临时的小吃点,大道之上、交通要津,“土人担具携饭,卖饭于此”。

但不少旅店、小佛庵、民家无力提供饮食,他们常自带铁锅,买来米粮蔬菜鱼肉,“令顾仆就炊于庵内”;有时乘船的时间较长,也只能在船上做饭。

当然,山野中经常连生火也不得,他们就带着大筒,装果饼,“剖橘柚为午餐”,或“出胡饼啖之”。

饮食简单,但因旅途见闻广博,徐霞客却尝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单是肉食,他就吃过湖南湘江的竹鱼,广西的黄鼠、竹豚鼠,云南的鹿肉、牦牛舌、金钱鱼。

在广西,少数民族食生鱼,“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云南永昌的土人“出火酒糟生肉以供”,徐霞客吃不下,为了充饥勉强而食。而土人“以为至味”,专用它来款待贵客。

游资:三年西行,折合今天的币值,大概花了16-20万元

身为一介布衣,徐霞客出游没有任何的政府资助,全凭家财供养。江阴徐家是当地大族,到徐霞客时,虽已几代未能中科举,家道衰微,但仍能保证他出游。

徐霞客有兄弟三人,分家时得田地二百亩。此外,还得益于他母亲的帮助。这个老太太精于纺织,织出的布匹能与丝绸媲美,能卖出丝绸的价格。她表现出了衰落的缙绅之家应有的干练,带着家中女仆,甚至形成了一个手工作坊,那与丝绸一样细密的布匹挽救着一个家族的最后命运,以及一个伟大地理学家的梦想。

没落之家的开支仍大量消耗在藏书上。自少年时代形成的搜罗奇书的爱好虽使家中更为窘迫,却也使徐霞客的万里之行有了更为充分的准备。

这种充分,除了各种天下名胜、海内异闻等被科举士人所轻视的知识储备外,更直接的是,他遍寻沿途各地的地方志。

自明代开始,中国的官修地方志形成定例,那些虽有着种种缺陷(如为官家代言)的地方志,却记录了各地的山川风光、历史掌故及道路村镇。本地“八景”若何,沿途道路里程几许,驿铺码头位于何处,如此种种,都成为徐霞客出行的“旅游手册”。

虽然身地主家庭,但徐霞客的旅行是典型的‘穷游’。

他是典型的“穷游”,有些地方“米价颇贱,二十文可饱三四人”,有些则“米肉诸物价俱两倍于他处”。交通问题,水行乘船,陆行坐肩舆,无论客船、布船,还是米船、桔船,都搭载过这位远行者。

山行还需雇向导、挑夫。没有负担时挑夫的工价“每日一分”,负担时“每日三分半”。

旅行途中的每次意外损失,都使徐霞客的旅费问题雪上加霜。衡阳遇劫匪,损失不少于百两银子;靖州遇小偷,被盗去“数金”;到云南,一直跟随的顾仆最终也携款潜逃,卷走了丽江土司送给徐霞客的“黑香白镪十两、黄金四两”。

王安庭在《徐霞客西南游旅费杂考》中粗略估算,就这最长的一次西行而言,徐霞客约花费、损失银子270两,以当时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人民币600-800元的购买力折算,他三年西行,大概花了16-20万元。

因为频繁记载了当时暴乱,在后来游记刊行时,刊印者怕官府查究,竟不敢接手

“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上下攀援,以绳索横渡峡谷,这是徐霞客行游时的矫健;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这是他旅行中的常态。

进入湖南的徐霞客,这种常态依旧,但已年过五十的人,身体的状态已不复往昔。

从江阴出发前,徐霞客就已经常“骤疾”,此次是为考察西南边陲,并探索长江上源,万里西行,可能是不归路,于是在临行时告诉家人,“譬如吾已死,幸勿以家累相牵”。

就当我死了吧!竟是如此“绝情”。

钱谦益的评价是,他“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在当时,《徐霞客游记》是“敏感书籍”

相比自然的艰险,更多的磨难总来自于人和那个时代。徐霞客到湖南时,北方李自成、南方张献忠,早已起事多年,而湘南丛林中苗瑶作乱、山民暴动,也多次出现在他的游记中。

“东安有大盗临城,祁阳亦有盗杀掠也”;蓝山“为盗焚破,零落可怜”;宜章高云山“大盗二百余人自北来,主人俱奔,襁负奔避后山”……

动乱,已蔓延至他所经过的每一方山水、每一个城镇;“豺虎昼行,山田尽芜”,这是他看到的湘南景象。甚至,因为频繁记载了当时的暴乱(这是官府不允许传之后世的),在后来游记刊行时,刊印者怕官府查究,竟不敢接手。

湘江遇劫匪只是其中最悲惨的一次,徐霞客跳江逃命,同行的桂王府从事被杀,静闻伤重而死。当徐霞客游完湘南,欲溯湘江入广西时,念及静闻要朝拜云南鸡足山的遗愿,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这尸骨一同入广西,经贵州到云南,最终把他埋葬在鸡足山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

附录

本意快速穿过湖南入广西,但被遭遇劫匪,才滞留于此作短线游

湘东南茶陵、攸县境内,诸小溪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西流、汇合为孱弱茶水,灵秀洣水,于衡山县入湘江。于此溯湘水而上,可直入广西。

1637年,徐霞客与那一僧、一仆自江西入湖广(当时湖南、湖北合为一省湖广),本意沿这水路入广西。他万里西行,在湖南的主要目的,为茶陵云阳山、南岳衡山、永州柳宗元遗迹,此后,便可别过湖广,专注于广西的万千溶洞。

衡阳城南的劫匪,杀伤静闻,劫掠了他所有资财,这个他行程中最艰险的一刻却让他在湖南多逗留了一月。在静闻于衡阳养伤,远行资费还未筹措时,他以家中田产为抵押,从一个叫金祥甫的“他乡故知”处借得“二十金”,作短线之游,行走湘南。这才有了他更为楚南三府十八县(现湘南27县市)、历时115天、行程约1500公里、留下57000余字游记的“楚游”。只是,徐霞客西行回乡不久即病故,这二十金并未归还。

他也几乎折返。被洗劫一空,仅以身免,金祥甫劝他回去。但他想到,以半百年纪回乡,加以如此凶险之经历,妻子儿女“必无放行之理”。还是继续走吧、走吧,借钱也要走。

于是,徐霞客在湖南的行程,被这衡州城南的劫匪“划分”成了两段,前一段,从茶陵山行,于冰雪之中攀爬云阳山、钻麻叶洞,顺洣水过攸县,由衡山县城登陆步行,上南岳,详考衡山名胜,顶风冒雨进入衡州城。

后一段,借钱溯潇湘,经常宁、祁阳,至永州寻访柳宗元遗迹;从双牌趋舟抵道州(今道县),瞻仰周敦颐之濂溪祠,夜宿月岩,穿山越岭历江永、江华,进入宁远九疑山,冬夜大雨中,在山顶淋了一夜;继续东行至临武、宜章,入郴州,登苏仙岭,放舟郴江、耒水,过永兴、耒阳复至衡州。

不幸静闻伤重而死,他与顾仆再溯湘水,由东安出湘境而入广西。

游记整理:200余万字游记,我们今天只能看到50万字

徐霞客写下游记共200余万字,但路途中曾有散失,在他死前将手稿交付与家中塾师季梦良时,就已残缺。

而此时的江浙,也已进入佃农、雇工频繁暴动,杀掠地主、商人的时代。徐霞客死后五年,江阴佃农暴动,身为当地大族的徐家未能幸免,包括徐霞客长子在内的全家20口人被害,季梦良的誊抄本游记和部分徐霞客手稿被烧毁。

此后季梦良、徐霞客族兄徐仲昭都曾为《游记》整理、刊印奔走,一代文坛领袖钱谦益也曾受托编印,还为徐霞客这位不入正史的奇人列传。

今天所见的50万字游记,实为残缺本,那些或许更为奇妙的风物、经历,更优美的文字,已如同风餐露宿、历经艰险的徐霞客一样,过早地消逝了。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事件,明朝,游记,母亲,江阴,西游,地理,徐霞客,书籍,游记,季梦良,广西,湖南,徐霞客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事件,明朝,游记,母亲,江阴,西游,地理,徐霞客,书籍,游记,季梦良,广西,湖南,徐霞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事件,明朝,游记,母亲,江阴,西游,地理,徐霞客,书籍,游记,季梦良,广西,湖南,徐霞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