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628年),已经62岁的唐高祖李渊生下了最小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从这可以看出来李渊退位之后的日子有多么滋润,但这只是他表面的滋润,他可是被迫退居二线,内心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渊在被迫退位之后,曾经一度与儿子李世民的关系很不和谐,他虽然生活得很滋润,但是内心的苦恐怕外人难以想象,不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终究与儿子李世民和解了。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渊的长子即太子李建成和四子齐王李元吉这一天在玄武门被李世民所杀,在杀掉哥哥和弟弟之后,李世民还残忍地带领手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所生育的总共十一个子嗣全部杀光,这一天的时间内李渊经历了儿子们手足相残,两个儿子和十一个孙子同时被杀,任何一个人站在李渊的角度去想想,这一天他能不痛苦吗?
当然,更痛苦的还在后面,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尉迟敬德率领秦王府的亲卫玄甲兵来到李渊面前,当时的尉迟敬德一手持刀,一手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然后将二人的人头扔在李渊面前,这才跪下向李渊行礼,尉迟敬德对李渊称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逆现已被秦王李世民斩杀,秦王特意派他带兵护驾。
想一想有像尉迟敬德这么护驾的吗?李渊明白,尉迟敬德名为护驾实为逼宫,他是李世民派来逼着自己交出皇权的人,如果李渊不交权的话,那么尉迟敬德手中的大刀很可能就会砍向李渊。
被尉迟敬德这么一逼迫,李渊有些不知所措,他求助地询问心腹重臣裴寂、陈叔达以及萧瑀。这三人中与李渊关系最亲密的当属宰相裴寂,两人既是君臣也是亲密的好朋友,但是在这时裴寂却默然不语。
因为裴寂知道现在李世民占据了有利局面,李渊除了主动退位退居二线之外别无选择,但是他又不能主动劝李渊退位,所以他只能默不作声。
眼看裴寂说不出话来,萧瑀和陈叔达则赶紧在李渊面前吹捧了一波李世民,称李世民的军功盖世,本来就应成为太子,李渊年事已高,如今李世民又平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叛乱,那么李渊理应尽快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退位让贤。
很明显萧瑀和陈叔达是识时务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李渊坚决不肯退位交权的话,那么下一步尉迟敬德的刀就得砍到他的头上,如果尉迟敬德杀了李渊,那么他们俩也难逃一死,所以为了自身性命着想,他们也得劝李渊退位交权。裴寂也在二人表达完之后,无奈的劝说李渊退位并传位给李世民。
李渊是想主动退位吗?答案肯定不是了,如果他真想主动退位的话,他不会去征询裴寂等三人的意见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干的好好的时候,都不会想着退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亲儿子也亲不过皇权的诱惑。
就算是后来清朝主动让位给儿子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内心也不是想主动让位的,只是乾隆早年曾对外宣布承诺他的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皇帝在位时间的六十一年,所以乾隆为了不超过爷爷康熙的在位时间,才不得已实现当时的承诺主动宣布退位,可是乾隆退位和李渊退位又不一样,乾隆退位之后继续把持着朝政大权,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基本成了傀儡,乾隆是让位不让权,而李渊如果退位那就得皇位和皇权都让出来才行。
所以李渊退位和乾隆退位大不相同,李渊是被儿子李世民逼得退位,当时李渊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面对气势汹汹的尉迟敬德,他除了退位别无选择,因此李渊最后只能听从裴寂等三人的建议,对外宣布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择日让位。
李渊在册封李世民为太子时还得说好听的,称他本来就属意让李世民当太子,这话说得都让人无法置信,如果李渊真想让李世民当太子,何不早把李建成换成李世民,也就避免了玄武门之变的事情发生。
当然光是册封圣旨还不够,李渊还得陪着李世民把全套戏演完,李世民见到李渊之后表现得痛哭流涕,还称都是被李建成和李元吉所逼迫,把错误全部推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身上,李渊也表现得泪流满面,然后还得宽慰李世民,表示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错,让他别往心里去。这出戏演完,就代表着李渊原谅了李世民,父子二人应该和好如初了。
当然,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和好只是表象,因为李渊宣布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他很快就被李世民架空,李世民立刻用自己的心腹武将接管了各地军事重镇,并且李世民还安排自己的心腹将领和大臣在朝廷出任要职,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在朝廷担任要职,还有秦王府的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人接管了宫廷防务,基本上朝廷内外都处于李世民的掌控之中,李渊这个皇帝已经是有名无实了。
可是当李渊表示退位让贤时,李世民还得表现得很谦逊,坚决推辞,可是李渊看到自己已经被架空,这种有名无实给儿子当傀儡的皇帝也没啥趣味,还不如赶紧退位。因此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之后,李渊正式宣布退位,李世民也顺利登基,李世民在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皇帝。
其实李渊在退位之初生活的还是很滋润的,看看他这时候还能生出李元婴就能看出来,主要在于这时候李渊虽然退位,但依旧居住在皇帝住的太极宫,李世民则住在东宫,身边服侍他的人也一如既往,可以说他还是皇帝的生活待遇。
但是李渊退位之后不久,他就感受到了儿子李世民给他的压力。最明显的就是李世民继位之后一直在淡化李渊和李建成的影响力和成就,于是在记载这时期的史书中就变成了李世民主张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领军队统一中国,似乎唐朝的开国皇帝本来就应该是李世民一般,唐朝开国就好像和真正的开国皇帝李渊没关系似的,这就是李世民做得去李渊化。
想淡化李渊的影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否定李渊时期制定的政策,因此李世民继位之后就多次公开批评李渊在位时期的弊病,当然,他不敢公然指责老爹李渊,他只是批评李渊在位时期的武德朝政务混乱,贪官横行,风纪不好。
有李世民这个皇帝带头批评,那自然其他的官员也都会纷纷出来批评,就这样武德朝似乎成了黑暗时代,使得民不聊生,甚至都激起了民间的舆论情绪。这时候李世民作为皇帝就该有行动了,他得出来惩罚一些人才能平息民间的舆论。
惩罚谁呢?惩罚李渊吗?那不可能,李世民再对父亲李渊不满也不能公开惩罚老爹,那是不孝。所以李世民只能找一个武德朝的重臣出来背锅,谁来替皇帝背锅最合适,当然是宰相了,皇帝是有错误没能被纠正,那责任全都在宰相身上,武德朝的宰相正是李渊的好友裴寂。
古代向来如此,如果国家兴旺有了功绩,那么功绩都得归在皇帝身上,可是如果国家出了问题,那锅就得由宰相背,那叫奸相误国。于是裴寂就成了背锅侠,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裴寂出来背锅背后的矛头指的就是李渊,李世民就是想用老爹李渊的治国无能来衬托他。
李世民很快就下旨将裴寂罢相,并强令他返回老家蒲州(现今山西临猗县),裴寂表示自己年纪老迈舍不得离开挚友李渊,恳求李世民让他继续住在长安陪伴李渊。李世民却很不客气的怼他: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但以旧情,不能极法,归扫坟墓,何得复辞?
李世民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裴寂昏庸无能,功绩也不足,之所以能成为宰相全靠的是与李渊的个人私交,武德朝时期的朝政弊病他要负很大责任,自己没有将他正法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让他衣锦还乡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这样裴寂就被李世民赶回了老家,裴寂被驱逐只是代表着李世民清理李渊的心腹重臣第一步而已,紧接着李世民又把李渊的其他心腹重臣如陈叔达等人全部罢官,随着朝廷中李渊的心腹重臣被李世民清除,李渊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差,他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淡。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派遣大将李靖攻打东突厥,李靖对战东突厥颉利可汗屡战屡胜,大破颉利可汗主力部队,打得颉利可汗只身逃跑,使得东突厥对大唐再也构不成威胁,颉利可汗被抓也只是时间问题。
要知道东突厥自唐朝建立之后就一直是很大的外部威胁,李渊为了换取边境和平争取统一中国的时间,曾被迫向颉利可汗称臣,这也是李渊毕生的奇耻大辱。李世民登基时颉利可汗又趁机率领二十万铁骑攻到距离长安仅四十里的渭水河北岸,幸亏李世民胆识过人,他利用虚张声势的战略唬住了颉利可汗,并与他签订了渭水之盟,使得大唐与东突厥重续和平条约,为大唐发展争取了时间。
东突厥可以说一直是唐朝最大的外部威胁,而李世民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彻底打的东突厥再难以对唐朝构成威胁,可以说李世民也绝对有底气否定老爹李渊的政绩。
在颉利可汗被李靖打得节节败退之时,李世民也琢磨着该让老爹李渊换个场所办公了,毕竟李渊每天居住在皇帝应该居住的太极宫不干正事,除了生孩子啥事不干,所以李世民就想让老爹李渊搬家了。
但是李世民不可能直接把老爹李渊从太极宫撵出去,后来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李世民,他认为皇宫旧有的宫女太多,太过于浪费了,应该裁撤一些宫女,节省宫廷开支,李世民很高兴的采纳了李百药的建议。
不过李世民裁撤的宫女都是服侍李渊的太极宫的人,因此退位之后本就敏感的李渊立刻就明白了,儿子这是不希望自己继续住在太极宫了。所以李渊就主动向李世民提出到弘义宫去居住,李渊称“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算是给自己搬家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弘义宫始建于武德五年(622年),其实这座宫殿本来是李渊给李世民修建的秦王府,它在太极宫的西南角,两者之间距离较远,且弘义宫规模远不如太极宫。就这样李渊主动搬进了弘义宫,并改名为大安宫,此后李渊深居简出,每年连李世民邀请他去九成宫避暑他都不去。
随着李渊搬出太极宫也就意味着他彻底在大唐失去了影响力,他剩下的作用就是给李世民充当吉祥物的作用了。
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向李渊逼宫开始,再到李渊“主动”地搬出了太极宫,这段时期李渊绝对是对李世民心中充满了不满,这也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冰河时期。
贞观四年(630年)时,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生擒,随即张宝相到长安向李世民献俘,这也标志着对大唐威胁最大的东突厥彻底被攻灭,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李渊,父子俩都很开心。
为此李渊特意在大安宫内设下宴席大宴群臣,在宴会上李渊看着颉利可汗以俘虏的身份出现,他感慨万分,想当初他被迫向颉利可汗俯首称臣,是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掉的奇耻大辱,现在这个耻辱居然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洗刷了,他如何能不高兴,为此李渊在宴席上特意夸奖了李世民: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李渊这意思就是说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他的后代子孙没能替他报仇,现在我的儿子灭了突厥替我报了大仇,证明了我托付皇位的人选对了,我从此再没有什么忧虑了。
李渊如此说也代表了他终于对李世民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可,也是父子二人的破冰时期,这一夜的宴会可谓是李渊退位之后最开心的宴会,李渊在酒酣耳熟之时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则起身跳舞为李渊的琵琶伴舞,这一幕也代表着父子二人终于在玄武门之变后开始重归于好。
在这场宴会之后李世民对李渊更加孝顺,他每天清晨必定要亲自去给李渊磕头请安,并与李渊共进早餐,如果他又政务不能去请安,也一定要让妻子长孙皇后代替自己去给李渊请安并带去丰盛的早餐。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经常让长孙皇后带着太子李承乾每天去给李渊请安问好,并让长孙皇后代替自己服侍李渊吃饭。
可以说在父子二人破冰的宴会之后,李世民化身成了大孝子,不仅对李渊极为孝顺,他对李渊后来给他生的这些和他的子女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们也十分照顾,这些都证明了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趋于正常。
在贞观八年(634年)三月时,李渊又在大安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一次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和岭南百越酋长冯智戴都被邀请过来,宴会上李渊兴起,命颉利可汗在宴会上跳起了草原舞蹈,又让冯智戴当众写诗。
看着曾经不肯臣服中原王朝的两大少数民族首领如此恭顺,李渊十分开心,他感慨的说道:“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这时候李世民也终于在公开场合捧了老爹李渊一把,李世民听到李渊的感慨之后,立刻给李渊跪下表示恭贺,并且李世民把唐朝统一天下的战争功劳全部够归给了李渊,称都是李渊对自己的教导,自己才能统兵完成统一大业,如今胡越臣服也都是靠着李渊对他的教诲。
李世民这一番彩虹屁把大唐初期的全部功绩都归结到了李渊身上,让李渊十分高兴,要知道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称赞过李渊的功绩,现在他居然把贞观盛世的功绩都推到了李渊身上,这让李渊受宠若惊,李渊也终于明白儿子对自己还是很认可的,这也代表着他们父子二人之间的感情终于和好如初了。
这一夜宴会上李渊又开心了,李世民和众多朝臣都对他高呼万岁,再加上李世民当众如此赞誉,大唐威震四方,四夷臣服,李渊如何能不高兴。同时他也彻底解开了心结,因为他这时候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真的很优秀,他的儿子确实比他厉害,治理国家也比他要好。
也是这场宴会之后李世民想给李渊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他决定斥巨资为李渊营建一座新的宫殿永安宫,这座永安宫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宫。
但是李渊并没有等到大明宫建成,贞观九年(635年)五月他就去世了,终年70岁。大明宫也随着李渊去世而停建,后来一直到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继位才恢复建成了大明宫。
李渊去世时,李世民悲痛万分,不过他们父子俩应该都很欣慰,毕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父子二人终于破冰放下了心结,成就了一幕父慈子孝的欢喜结局。
在八年之后也就是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勾结功臣侯君集企图再次发动玄武门之变,想逼迫李世民退位,但是阴谋败露,李世民处死侯君集并废除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在这时候李世民终于能换位思考,彻底体会到当初老爹李渊被自己逼着退位时的凄凉感受了,所以李世民在废掉李承乾之后哭着对朝臣们说:“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
这句话也意味着李世民对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屠侄的行为后悔了,他也终于体会到了老爹李渊当时的痛苦。
作为开国之君的李渊被儿子李世民逼着退位,看起来他似乎是中国历史上开国之君中最窝囊的一位了,但是他也真的很痛苦,谁又能明白他作为一个皇帝和父亲的苦楚之处,所以单以他退位后生育了不少孩子来说他活得滋润有些太过想当然了,其实他在退位之后更多的是经受的精神上的痛苦。
不过幸运的是后来李渊也终于和儿子李世民打开心结重归于好,在那个时代他能以70岁的年纪寿终正寝也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说明他的晚年终于走出了痛苦,过得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