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爆发了“靖难之役”,就如同历史上唐朝的“玄武门事变”一样,都是由本来没有继承皇位资格的皇子采取暴力手段谋夺国家政权。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斗争,并没有伤及社稷根本,民间也没有出现动乱,李世民和朱棣最终让国家走向强盛。与李世民的政变不同,朱元璋在生前就已经察觉到朱棣有谋反之心,但是一向处事果断心狠的朱元璋为什么既没有对朱棣实施撤藩政策,也没有干脆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棣呢?
其实在朱元璋生前,就清醒的认识到朱棣有不臣之心,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间颁布圣旨:“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朱元璋命令晋王挑选大批将士在燕王封地附近部署防御,以防止朱棣篡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朱元璋是不可能传皇位与朱棣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文韬武略的朱棣,却偏偏要把江山交给一个毫无政治军事经验的朱允炆呢?事实上,朱允炆也并非无用之人,他的礼义廉孝、躬亲必行是很受朱元璋欣赏的。洪武三十一年,明朝国内外政治环境稳定,江山稳固,没有能影响国家的外敌。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内部四年内战也无法动摇大明社稷根本的原因所在。
由于内外部形式稳定,朱元璋认为朱允炆有守城之才,遂传位于他。如果建文帝再果断一点,解决掉国内藩王割据的问题,明朝的发展走势定是另一种繁荣的景象,朱允炆可能会成为像唐高宗那样的皇帝。
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谋反之心,却并没有处置他呢?这得看当时的形势。朱元璋出身草莽,知道他的几个儿子对于权利的渴望很强烈。但朱元璋曾定下嫡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祖训,可是他的三个嫡子朱樉、朱棡、朱橚均难成大器,威胁不了朱允炆的皇位。唯独嫡子身份存在争议的朱棣有实力也有野心争夺皇位。朱元璋临死前已经察觉到朱棣的篡位之心蠢蠢欲动。他命令晋王牵制其势力,也为朱允炆布好了防御。他认为即使朱棣谋反,其一藩之力也难以抗衡明朝廷中央。而此时的朱棣也没有明显的抗衡举动,北方边境抗击蒙古大军还需要他这个燕王,因此朱元璋即使到了驾崩的时候也并未将朱棣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