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俗语:
天下大势,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潮流是个循环历史!
比如在固定电话刚刚盛起之时,几乎我国的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小型交换机,后来才慢慢转战至运营商的程控交换机上。之所以会转换,一是基于技术发展的推动,二是基于运营成本的考虑。
但这个潮流才过30年,进入5G时代后,又有了“5G专网”自建潮流回归——就像当初各企业自建内部电话交换机一样,现在自建自己的5G专网——目前工信部已给商飞公司发出了第一张5G专网频段授权。有理由预测,随着这个口子的打开,更多企业申请5G专网应该距时不远。
事实上,业界对5G的商业前景分析,普遍倾向于2B端——用5G网络切片满足不同企业的5G需求,是5G网络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
所以,我国5G商用三年,三大通信运营商与各垂直行业开展了多种5G专网合作尝试,而且各有经典商用案例落地。单就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6月初,三大通信运营商打造的5G专网项目中,中国移动落地了4400余个,中国电信落地了2500多个,中国联通也有1500多个。
而且,三大通信运营商给客户提供了不同级别的5G网络切片服务,中国电信提供有致远、比邻、如翼三大模式,中国移动提供有优享、专享和尊享三大模式,中国联通同样有虚拟、混合、独立专网三种。
三种模式的具体区别如下:
致远模式/优享模式/虚拟专网(公网公用)是在公共网络基础上,通过QoS、网络切片等手段,满足客户对特定业务的网络速率、时延、隔离性优先保障需求。
比邻模式/专享模式/混合专网(公网专用)是在局域增强覆盖基础上,通过边缘计算、数据分流等技术手段,满足客户对超低时延、数据不出场等业务需求。
如翼模式/尊享模式/独立专网(专网专用)是通过基站、频率、核心网设备的专建专享,为企业客户构建专用网络,满足客户对高安全性、高隔离度等定制化建网需求。
可以说,运营商的这三大类别覆盖了企业5G专网需求的所有场景,企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业务种类,就能利用通信运营商的大网优势和运营经验快速定制一张个性化的5G企业专用网。
不过,随着国家发出第一张5G专网频率许可(商飞公司)用于企业自建5G专网,有点像以前的企业自建小型交换机一样的概念,给整个通信市场引来变数。
那这个政策口子的松动,对企业、对运营商来说,利弊如何分析呢?
按个人的看法,对运营商而言,显然弊大于利——以前的护城墙明显有了松动现象。如果所有企业都自建5G专网,运营商的业务范围要大大缩小。更何况,现在的5G商用还是运营商的重点主攻对象。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事实上5G专网的建设和维护都非常复杂,对自建5G专网的企业实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所以可能并不会有太大范围的开放。另外,虽说大企业可能会自建5G专网,在极高的技术门槛下,其网络维护很可能会交给运营商,所以代维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新机遇。
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案例,那就是铁路行业一直就有自己的专网,也未见得对通信运营商形成有效影响。
对企业而言,5G专网的建设和运营都具有一定的门槛,非“真”实力企业,自建及维护的综合投资不一定会比使用运营商网络切片来得实惠,不一定谈得上有性价比。当然,从长期来看,成本可控、业务灵活、信息安全等优势是企业5G专网最明显的特点。另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获得5G专网建设频段的,高保密性应该是最先考虑的因素,这类企业都是“国之重器”企业。
所以总结而言,虽说工信部发出了第一张5G专网频率授权,但并不一定是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同时对运营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技术优势转换为可见的竞争力产品和服务上,比单纯用政策做“护城墙”更具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