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正是在明代这样重农轻商的时期,名动全国的徽州商帮成立了,徽州商人崛起,并成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商帮,徽州商人凭什么崛起,成为名动全国的大商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徽州有从商风俗盛行
在重农轻商的时期要发展商业没有一定的从商风俗是不可能实现一个商帮的出现的,徽州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从商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从商风俗,逐渐盛行,所以我认为徽州商人能够成为名动全国的商帮,徽州的从商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很好的舆论引导。
徽州在历史上主要是属于边缘地区,有"吴头楚尾"之称,山高林多,地形变化非常多,主要的地形就是山地和丘陵,而当时的百姓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可以这么说,土地就是生命,所以说土地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样的地形恰恰是不能满足百姓耕地需要的,这样的自然环境已经算的上是十分恶劣了,在还没有迎来移民潮的时候,徽州的可用耕地平均分为每个人的面积也不过来两亩良田左右。
但是据调查显示,两亩土地是远远不能养活一个成年人的,所以徽州人在没有外来人口进入之前,可用耕地面积就已经十分紧张了。
随着人越来越多,矛盾也随着爆发,土地争抢事件不断,造成了很多人就吃不上饭,为了吃饭,无奈之下,有些人只好被迫选择从商。
明朝后期的时候,徽州的人口再一次迎来高峰,总人口可以是原来的两倍之多,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为了养家糊口,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从商这条路,以维持生活的日常开销。
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徽州人在无奈之下选择了从事商业活动,恰恰是这样的开头给了徽州人一个从商的开头,有了开头就一切都好说了。
随着从商的徽州人越来越多,很多徽州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从商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
因为徽州商人的越来越多,徽州已经形成了一种以谁赚得多谁的才能就比较好,这样的评价体系在人们心中形成。
当时的徽州府一共六个县,其中的四个县都已经有了商业成为一大争相趋向的热门行业了。
例如休宁县"民以货殖为恒产"、祁门县"服田者十三贾十七"、婺源县"贩运木材和茶叶"等等,几乎徽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投入了商业的发展,竞相发展着自己的商业,到每年最后的时候,各个县也常常会有赚钱数目的比拼。
在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徽州风俗,以贾为第一等生业。"由此可见,徽州人对商业已经发生改观了。
徽州地区人多地少,三次移民潮带来的人使得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土地变得更加紧张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计只能另谋生路,因而商业成了最好的选择。
到明朝后期的时候,徽州的各个县都有了自己的商业特色在进行发展,徽州人心里也对商业有了新的评价体系,在徽州人的心里已经有了有关商业的价值评价,徽州地区的从商风俗也就逐渐形成了。
徽州有了从商的风俗之后,各种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而多样的行业发展也成为了徽州商人能够形成名动天下的商帮的重要助力。
徽州人开始发展商业之后,发觉到商业的好处,就开始把各种行业都发展得商业化起来,当时的历史上这样记载道:"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意思就是徽州商人任何货物只要是不违法的都可以进行买卖,所以当时的徽州商人将平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变得商业化了。
例如生活必须的盐、茶、木、粮、棉布、丝绸、水果等等都进入了商业流通,尤其是徽州的四大产业发展得尤为兴盛,那就盐、典、茶、木这四大行业。
明朝嘉靖时期,程溧就带领着宗人弟子出外经商,游遍了杭州、苏州、南京等地,还有河北、山西一带都有去过了解,对各地的行情都都有所了解,分别进行了针对的商业政策。
徽州商人都是这样的聪明,每个商人都发展兼顾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以至于生意的规模非常大,利润也非常高,而多样的行业种类,使得徽商在后来能够有发展非常大的余地,为成为名动天下的商帮奠定基础。
嘉靖、万历年间有这样一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意思就是苏州府的洞庭商人和徽州商人在苏州地区遍地都是,是当时最活跃的商人,这也是得益于当时交通路线逐渐完善之后,徽州商人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线路到达全国的各个地方发展自己的事业。
徽州商人为了谋取利润,他们可以无孔不入、无处不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大小小的城市,穷乡僻壤,深山老林等等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有徽商的身影。
这些路线不仅能让徽州商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信息,还可以将商品最快速地运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如此一来,交通的方便就减少了徽州商人商业交易的时间,利润也获得的非常迅速。
明朝的时候,虽然商业是处于被压制的情况下,但是交通路线却并没有堵塞,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修缮,以至于交通路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而徽商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直至全国各地,有了最大的市场,有了最低成本供货地,也就有了发展为名动天下的商帮的基础。
徽州商业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徽州原有的商贾财力基础雄厚,有雄厚的基础之后发展商业就更是如鱼得水了。
明嘉靖的时候,严世蕃做过一个富户评议的等次,就是将天下的富户资产进行统计,来得出当时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富人,当时的结果就是除去贵族官僚的富户之外,剩下的富户,有3户是在山西,有2户在徽州,别的地方一户都没有。
由此可见,当时即使徽商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徽州商人的财力还是天下中数一数二的。到徽商发展的时候,微商的财力又有了一大步的跨越。
有了雄厚的财力,就可以支持大量的商业发展,徽州的商业也就有了发展的资金了,资金到位后,各种行业都可以开办起来,商业就算是被明朝统治者再打压也仍然可以发展得非常兴盛。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于前朝因为商业的发展而造成的社会倾覆吸取了极大的教训,严厉打击商业的发展,而徽商因为自然地理的原因,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人无奈之下选择从商。
并且百姓们对商人的价值观也有所改观,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商业的利润之大,再加上徽州地理位置的独特,百姓的日用品也都进入了商品流通过程,利润越来越大。
徽州富户在全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雄厚的财产实力可以支撑得起长时间的大规模的商业发展,也给徽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最后就是交通路线的完善,扩大了徽州商帮活动的范围,得到了广阔的市场,得到了低价的商品,徽州商人也就开始了崛起,成为了名动天下的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