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之子“朱三太子”:
余姚女婿的末世悲情
《清实录》记载,被疑为朱三太子的王士元自称“崇祯第四子”(即朱慈炤)。民国年间成书的《清稗类钞》则称,王士元自称系朱慈焕,恰恰就是民间所传的“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一说为皇三子朱慈炯,一说为皇五子朱慈焕,因序齿方法不同导致差异。
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浙江四明山的张廿一、张廿二等人联合江苏太仓一念和尚,以“朱三太子”名义,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事,分别在江浙一带与清朝官兵分庭抗礼,引起清朝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派兵加以围剿。
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二月,苏州织造李熙上奏康熙皇帝,说太仓一念和尚聚众起事。康熙皇帝收到密折,当即批示“此一案,朕早已知道了。又闻浙江四明山有贼,尔密密访问,明白奏来。”李熙,即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大舅子。
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康熙皇帝在苏州织造李熙密折上的御笔批示“知道了”。
原来,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宁波与绍兴交界的四明山地区,一股地方武装与清廷官兵发生交火。闽浙总督梁鼐调动多支部队,组织官兵,不分疆界实行追捕。经过两个月的围剿,“夥党已旋被官兵擒斩拏获。”张廿一等十五名匪首在苏州被拏获了。张廿一等供称:“朱三太子住在新昌县地方,还有老营在上虞县大銮山,有一千多人等。”
经过两个多月的严查密访,朱三太子的踪迹终于露出水面。康熙四十七年闰三月初八日(1708年4月28日),闽浙总督梁鼐给康熙皇帝上密折,报告发现朱三太子踪迹的事。
密折原文:“因查肆拾伍年柒月间,浙江张月怀左道惑众案内有拏获奸犯何诚之侄何子奋,现禁在狱,提出讯问。据何子奋自供,伊系何诚之第贰子,本姓名朱圭。何诚即是朱三,入赘余姚胡家,有子陆人,其第三子已死。自败露之后,何诚家属妇女逃窜至湖州府长兴地方。见缉拏甚紧,妇女陆口俱行自缢,伊与伍弟何子悌、陆弟何子敬叁人,并其长兄朱尧之子何小孩壹口,当俱被拏。其朱三与长子朱尧、四子朱壬在逃……”
康熙四十七年闰三月初八日《闽浙总督梁鼐奏报大岚山即四明山并朱三太子踪迹折》
此次审讯,以三年前被抓的何子奋为突破口,获得了朱三太子一家的详细情况。又从与其交往的人中,了解了朱三太子的主要行踪。康熙皇帝收到密折,即刻下令,部署人员缉拏。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初三日(1708年5月24日),济南同知高鉷在山东汶上县将朱三太子抓获。
根据朱慈焕供述,李自成攻入京城后,他和哥哥们走散。“崇祯末年,流贼围京城,先皇将吾交王内官,匿民间。城破,王献之闯贼,闯又交杜将军。未几,吴三桂与大兵杀败流贼,各自奔逸,贼中有一毛将军,携吾至河南,弃马买牛……”(《《清碑类钞》)
当时,崇祯把朱慈焕交给一名姓王的太监,王太监为邀功,把他交给李自成。李自成兵败,朱慈焕逃跑,遇到一位姓毛的将军。毛将军带着朱慈焕逃到河南,弃马买牛,在河南隐姓埋名一年多。
清军入关后,毛将军给朱慈焕留了些银子便逃了。朱慈焕当年只有十三岁,他一路乞讨,来到祖宗之地凤阳,遇到前明一位王御史。王御史见到朱慈焕,“执手悲泣,留于其家”,从此朱慈焕改名王士元,和王家子弟一起读书。五六年后王御史病故,王家长子不敢收留朱慈焕,请他出门。朱慈焕出家为僧。
后游浙,止一古剎,有余姚人胡姓,亦宦裔,偶来寺,与我谈经论文,大诧曰:“子才学如此,何为流于空门?”乃延至其家,改易衣帽,劝蓄发。(《《清碑类钞》)
当时朱慈焕云游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寺庙,遇到一位姓胡的官员,他见朱慈焕才学渊博,一表人才,便劝他还俗,还将女儿嫁给他。当时朱慈焕化名王士元,就连他妻子都不知道他是明朝朱三太子。后来余姚张廿一以“朱三太子”的名义起义,朱慈焕大惊,怕朝廷顺藤摸瓜查到自己,这才向妻子和长子说明身世,带着全家远走他乡到山东。
朱慈焕,从姓朱,改姓王,又改胡,最后改张。三易其姓,在民间藏匿了六十余年之久,最终还是落入清廷之手。
面对审问,已过古稀之年的朱慈焕悲怆地说:况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皆白,乃不反于三晋变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军买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吾因年荒米贵,在山东教读度日,居近通衢,密迩京师,尚敢有谋反之事乎?(《清碑类钞》)
朱慈焕说,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满头白头,就算要谋反,也是在当年朝代变更兵荒马乱之际,怎么会在当下政治清宁泰平之时?谋反要占领城池,囤积粮草,备足枪械,我像是谋反的样子吗?我家中无米,只在山东教书,住所在闹市,离京师这么近,哪敢谋反起兵啊?
但他的悲切说辞已打不动不了早被“朱三太子”这个名号弄得噩梦连连的康熙的心。从康熙十二年到此时,全国已有十多位竖起反清复明旗号的“朱三太子”,让朱明后裔留存于世,无疑是对敌人的慈悲,对自己的残忍。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初五日:得上谕曰:朱三即王士元,着凌迟处死。伊子朱尧、朱圭、朱壬、朱在、朱坤俱着立斩。(《清圣祖实录》)
康熙的意思是: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应拟大辟以息乱阶。(《清碑类钞》)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年号康熙
九年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特地到南京钟山南麓拜谒明孝陵。在朱元璋的陵墓前,康熙皇帝三叩九拜,肯定了朱元璋的功绩,还为其立碑,盛赞:治隆唐宋。他发誓赌咒要对朱元璋后裔行“三恪”之礼,“敕访明后,备古三恪之数,且举元后蒙古之恩礼不替为证,天下未尝不闻而义之……”(《清碑类钞》),意思是要对前朝子孙竭尽尊重。
九年后,七十五岁的朱三太子朱慈焕遂为康熙的刀下魂。朱明王朝后裔,终成末世悲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编撰